【宗教圣地】南岳大庙

  南岳大庙是我国南方现存最大的集民间祠庙、佛教寺院、道教宫观于一体的古建筑群,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佛道共存的典范、皇宫建筑的缩影、进香朝拜的殿堂。


  南岳大庙一奇:皇宫建筑,江南一绝。

  南岳大庙原占地面积120000平方米,现有面积98500平方米,中轴线主体建筑分为九进、四重院落,从前至后,依次为棂星门、奎星阁、正南门、御碑亭、嘉应门、御书楼、正殿、寝宫、北后门,层次分明,疏密有致,其规制极似北京故宫,故有江南小故宫的美称。其中第四进有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为重修南岳庙而立的一个巨大的龟驮石碑,碑文系康熙亲笔。两翼东有八观,西列八寺,佛道共存一庙、共奉一神的格局,是南岳大庙有别于其它四座岳庙的重要特色。寺宫之间,两相对称,石径通连,掩映错落,即自成体系,各有特色,又门通径连,互为表里。于自由之中见谨严,构架之间别主从。院落大小不一,古木参天,花草缀地,绿叶摇翠,飞鸟鸣轩,整个建筑既完整,又崇丽、轩敞深邃,落落大方,是宫殿建筑与园林建筑高度结合的艺术群体,特别是第七进圣帝殿后墙上的泥塑、木雕、石刻,被称为江南建筑三绝,展现了南岳神奇的民间工艺技法。

  据《南岳志》记载, 岳庙在秦汉时就已存在。到隋朝,从山顶迁至山下,唐初建司天霍王庙,唐开元十三年(725),在庙内建有南岳真君祠。到了宋代,封岳神为“司天昭圣帝”。既封圣帝,住所当然要像皇宫一样。于是不断将庙宇按帝王规格修复扩建。自宋、元、明、清一直到民国,经多次大火,多次重修扩建,才形成现在这样宫殿式古建筑群。特别是1995年至2003年,南岳区人民政府按宋代规模对大庙全面修复,耗资八千多万元,总占地12万多平方米,三十九栋独立的建筑物,总面积45126平方米,以空前的雄姿新貌展现在世人面前。中轴线主体建筑分为九进四重院落。其中正殿,也称圣帝殿,采取帝居的“九五”之制,开间为九,进深为五。正殿高31.11米,高于故宫太和殿、孔庙大成圣殿和其他四岳中所有的正殿。内由72根花岗石圆柱顶立其间,寓意南岳72峰。殿内供奉6.3米高的南岳圣帝塑像,金身冠冕,垂绅正笏,神态威严,显示皇权神圣不可侵犯。 返回衡阳全搜索首页>>

-----------------------------------------------------------------------

回顶部

热点新闻

本站热图

关于我们 - 集团简介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6-2020 衡阳全搜索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闻热线:0734-8611110 广告热线:0734-8686235 发行热线:0734-8223670
版权所有 ICP证:湘ICP备1201302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80009 湘公网安备 430407020001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