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镇萱洲:江南水乡风光尽在“忘忧小镇”


2013年底,华夏湘江国际农业产业示范园项目在萱洲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计划投资33亿元,拟用10年时间,在湘江之滨打造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忘忧小镇”。到时,一个山环水绕、景色怡人的小镇将展现在世人眼前
古镇萱洲:江南水乡风光尽在“忘忧小镇”
文/记者 邓润青 图/记者 罗 盟 千年古镇萱洲正在经历一场现代产业的洗礼:综合文化广场已经建成投用,绿化带的忘忧草开出金黄的花朵;仿古式游客接待中心主体工程也已竣工,预计8月份正式投用;约1公里长的杨柳岸即将与湘江连通,距离水上泛舟不过一步之遥
2013年底,华夏湘江国际农业产业示范园项目在萱洲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计划投资33亿元,拟用10年时间,在湘江之滨打造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忘忧小镇”。
人流带来商机
唤醒古老的萱洲
湘江是一个诗意的设计师。她在衡山县与衡东县之间画出一弯明月,古镇萱洲向南北伸展,紧紧依偎着湘江西岸月亮的脊背。小镇靠水吃水,逐渐繁华,孕育出悠长的历史。
沿着石板路,记者绕行一圈,厚重与缺憾同时从心底升起。
148块坚硬的紫砂岩铺就曲曲折折的石板路,延伸到江边的千年码头。国民革命军师长黄少泉奉命在此截断北洋军阀吴佩孚后路,不幸被叛徒出卖,中弹身亡。当地人为了纪念他,将渡口冠名为“黄公渡”。现在,这里船只不过两三艘,昔日商贾云集的胜景已经一去不返。
据当地居民介绍,到了逢五、逢十赶集的日子,镇上的人们会乘船来往于渡口,显现出些许热闹。
行走在古河街,依稀可见镇上20多座错落分布的明清建筑。建于清咸丰年间的刘锦公祠是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萱洲刘氏第21代传人、刘锦公第7代孙、年近七旬的退休教师刘东山苦苦守护着这座屋瓴飞拱、雕花明窗的砖木结构老屋。
这个被当地人戏称为“刘文物”的老人,用微薄的积蓄自费收集了上千件萱洲乃至衡山县周边的文物,把刘锦公祠办成一个小小的萱洲民俗博物馆。老式的床,刻着“行斗较正、同治四年、永春行立”的斗,曾国藩的得力战将、湘军水师提督成发翔的墓碑把两层楼的刘锦公祠摆得满满的。身兼保管员、讲解员、接待员的刘东山的肚子里也装满了萱洲的历史与故事。
而他的邻居、制作皮影50多年的老艺人刘武阳则用多彩的皮影串联起小镇千百年的悲欢离合。
刘武阳的家是现代的小洋楼,门却古朴别致。张飞、关羽、寿星客厅里挂着精致的皮影作品,他的工作室在后院小楼的二楼。要让一个人物看起来栩栩如生,几十把大大小小的刻刀都得用上,刻上几千刀,耐心和细心缺一不可。
故事仍在,景物全非。与湘西凤凰、云南丽江等古镇相比,萱洲顿显凋敝,除了古老的底色之外,更多的是破败与冷落。
萱洲镇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烟花三月的季节,油菜花、桃花、李花同时盛开,三花竞艳,美不胜收。古镇村道上、成片成片的油菜花海中,赏花拍照的游客往来如织。这个古镇也因此得以再现生机和活力。
人流带来了商机。附近的村民在路边卖点野菜、蒿子粑粑等,就能有不少收入。萱洲人已经尝到了旅游经济萌芽的甜头。“修缮”“再造”成了唤醒古镇萱洲的最强音。
治理地质灾害
撬动萱洲发展的支点
不为人所熟知的是,前些年,古镇萱洲曾遭受一场地质灾害的威胁。
2001年,萱洲地面出现裂缝,边坡上方多栋房屋墙体出现开裂变形,地基下沉。特别是近年来滑坡变形持续,直接危及边坡上下村民住房、敬老院、刘锦公祠、观潭寺等建筑名胜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从2006年开始,萱洲古镇民俗博物馆馆长刘东山担任起了该地区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员。每逢汛期下雨,就开始义务巡逻,查看地灾情况,以便发现险情后及时提醒村民避险。
2009年,衡山县国土资源局向市、省申请地灾专项治理资金,对萱洲古镇滑坡地质灾害进行治理。
2010年,作为中央特大型地质灾害防治项目,萱洲古镇滑坡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正式启动。直径800毫米、深入地下超过4米的钢筋混凝土抗滑桩,像订书针一样把萱洲古镇屁股底下的“滑滑梯”牢牢地钉在了湘江边上。
地质灾害的治理,打牢的不仅是萱洲古镇滑坡区域的地质基础,也有萱洲古镇发展旅游业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它成为撬动萱洲经济发展的一个支点。萱洲镇党委有关负责人给出了这样的评价:“就好像我们跳起来摘桃子一样,当我们脚下没有合适的发力点时,起跳后肯定会摔倒,而通过地质灾害治理,就有了发力点,我们就有机会和可能憋足力气跳起来摘桃子。”
2011年,匈牙利斯高乐投资集团董事长曹和平,即后来的华夏湘江项目负责人,来到萱洲考察,看到了萱洲通过发展古河街、举办油菜花海摄影大赛等积累的人气,以及古镇良好的地理和基础条件,最后决定将项目落户萱洲。
曹和平表示,选择到萱洲投资,看中的有利条件就是古镇。“若这个古镇因为地质灾害而消失了,我可能就不会选择到萱洲投资这个项目。我来的时候就看到政府已经在开始治理,而且经过这几年的治理,已取得了很大成绩。现在,对古镇的保存,包括其周围山体、道路、沿岸的加固和治理工程,当地老百姓反应都很不错,评价很高。”
投资33亿元
形成萱洲旅游新格局
萱洲是湖南湘江旅游经济带的8个重要发展节点之一,也是“大南岳衡山旅游经济圈”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3年底,华夏湘江国际农业产业示范园项目在萱洲正式开工建设。据了解,该项目计划投资33亿元以上,分三期共10年时间,在萱洲镇56平方公里内打造生态农业产业示范园。
该项目负责人黄桂发介绍,萱洲的花海早已名闻遐迩,但那只是一维平面的。“华夏湘江”要造就三维立体化的花海,改造林木果树景观、大面积种植观赏性花卉苗木,充分利用现有的河汊池沼、引水成湖、水域种荷、沿岸植柳、营造典型的江南水乡风光;同时建设水上游乐园、湘江游艇等重要的休闲娱乐设施,以水兴镇、以水兴游。
宜居、休闲是项目第一期的建设重点,预计2015年建成。随着农业产业项目的实施与环境治理目标的实现,游客接待中心、水上观光娱乐园、商贸中心、新农村集中居住区、观光示范区等项目的建设完成,一个山环水绕、景色怡人的小镇将展现在世人眼前。
产业园融入新型城镇化是项目二期的核心。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产业园、生态农业基地、旅游观光区、休闲体验区等项目将于2019年建成。届时,萱洲将彻底告别传统的农村生活模式,走上现代新型城镇化的康庄大道。
添加文化元素、建设文化设施是项目三期的重点。完善补充旅游景点,挖掘古镇文化,建设体育运动公园、文化体验园等与大南岳衡山相匹配的文化设施,形成“南岳游山祈福拜佛,萱洲戏水赏花养生”的新旅游格局。
今年6月,省旅游局和省文化产业改革发展办公室公布了首批12个“湖湘风情文化旅游小镇”名单,萱洲镇成功入围。
曾经,湘江堆泥积沙,筑起一片沙洲。每到夏日,洲上萱草花开,黄灿灿的,明媚到能照亮深藏的内心。
如今,沙洲和萱草不见踪迹。而一到春天,另一种黄灿灿、让人看着就开心的花儿1.3万亩油菜花就会细细密密地开满萱洲小镇的每个角落。粉红的桃花和洁白的梨花也出现在“忘忧图”里,展示绚烂之外淡定的美丽。
可以想见,10年之后,萱洲古镇将化身为真正的“忘忧小镇”。
-----------------------------------------------------------------------
相关阅读
- ·立交桥是城市的一张名片2019-08-29
- ·石鼓区“践行新使命忠诚保大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安保誓师大会举行2019-08-29
- ·备教材,迎开学2019-08-28
- ·“小候鸟”回家成为暑运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2019-08-27
- ·葡萄挂满枝头,吸引众多市民和客商前来采摘、选购2019-08-27
- ·常宁市采莲人正在荷叶间穿行采莲2019-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