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衡阳 我的奋斗丨御“风”飞翔 “风”头正劲----记市人大代表罗新平


  罗新平(左一)介绍企业发展情况。

  ■文/图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谢小青

  个人档案:罗新平,湖南恒岳重钢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衡阳市第十四届、十五届、十六届人大代表。

  履职感言:只有不断创新、突破,才能走得得更远。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持下,我国风电产业“风”头正劲。

  不少市民发现,近几年在衡阳的崇山峻岭间,一座座“大风车”屹立山头迎风转动,这其中有绝大部分的风力发电机组塔筒产自湖南恒岳重钢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南恒岳重钢)。

  风力发电机组塔筒就是“大风车”的塔杆,是最为重要的部件之一。

  “公司布局早,站在了风口。”市人大代表、湖南恒岳重钢董事长罗新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风力发电不需要使用燃料,也不会产生辐射或空气污染,公司在多年前就布局风力发电机组塔筒的研发、生产。

  在罗新平秉承的“创新引领、智能制造”战略指引下,湖南恒岳重钢将科技创新“基因”融入发展“血脉”。企业先后研发出1.5/2.0/3.0/4.0兆瓦级风电塔筒,产品升级迭代,智能化制造程度越来越高,年产能达500台套。

  “企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走得更远。”罗新平介绍,目前公司有240多名员工,研发人员占比约三分之一,去年研发投入3000多万元,产值3.8亿元。

  经过几年不断创新,湖南恒岳重钢成功打造“湖南省企业技术中心”“恒岳重钢工业设计中心”和“兆瓦级海上风电塔架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三个省级研发创新平台。湖南恒岳重钢还与湖南大学等多所高校进行产学研深度合作,目前企业共拥有发明专利6件、实用新型专利42件、外观专利13件、软件著作权12项。

  罗新平自豪地说:“我们的主导产品风力发电机组塔筒被评为湖南名牌产品,成为中南地区同类产品的唯一名牌,产品覆盖中南七省,省内市场占有率达45%以上,多年稳居省内第一。”

  尤值得一提的是,经科研团队奋力攻坚,湖南恒岳重钢自主研发的“风电机组大型部件3D机器视觉智能检测装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实现了检测仪器的进口替代,成功攻克“卡脖子”技术。

  原来,风电塔筒法兰平面度激光测量仪需通过搭建脚手架三人共同完成;现在,融合精密运动控制和3D机器视觉检测技术,提供了自动化检测方法,不仅革新了当前单台仪器多人操作效率相对低下的检测方法,还对风电塔筒法兰平面度检测更准确、更稳定、更快捷、更方便。

  近几年,湖南恒岳重钢在多项全国大赛中崭露头角。

  在罗新平的努力下,湖南恒岳重钢在2020年中国·湖南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半决赛第一名,“风电机组大型部件平面度智能检测装备”项目进入首届智能制造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智能制造装备创新领域)。

  2020年,湖南恒岳重钢通过国家小巨人企业认定并成为国家第一批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021年,罗新平带领企业在湖南股交所“科技创新专板”挂牌,开启了上市前的辅导工作,目前被列入湖南省及衡阳市上市后备企业,为上市计划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022年,湖南恒岳重钢荣获衡阳市第一届“兴衡贡献奖”、衡山县首届优秀科技创新团队、湖南省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群重点企业、湖南省制造业质量标杆企业、“湖湘精品”中小企业品牌能力提升标杆企业、衡阳市重点优势产业链“头雁”企业、衡山县委县政府“县域经济发展突出贡献企业”。

  “海上风电是新能源的重要板块,也是大势所趋。”罗新平说,十四五期间,公司将重点突破10兆瓦级以上海上风电塔筒制造关键技术,解决大尺寸塔筒的高效高质量焊接技术、自动化喷涂防腐技术、直径5米以上法兰平面度的智能检测技术,实现公司迈入海上风电行业,推动公司三至五年内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2025年综合实力进入中国风电塔筒设备制造行业前10强,营业收入破6亿元,争取早日上市。 返回衡阳全搜索首页>>

-----------------------------------------------------------------------

回顶部

热点新闻

本站热图

关于我们 - 集团简介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6-2020 衡阳全搜索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闻热线:0734-8611110 广告热线:0734-8686235 发行热线:0734-8223670
版权所有 ICP证:湘ICP备1201302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80009 湘公网安备 430407020001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