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野衡州·驻村书记话振兴丨南岳区水濂村:“老房子”变身“新民宿” 村民家门口吃上“旅游饭”



  扫码了解详情。

  ■文/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许珂 图/视频/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伍施施

  5月26日9:30,南岳区南岳镇水濂村一农家小院前,一场热热闹闹的屋场恳谈会正进行着。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述说着自己对村里“文旅”发展的想法和建议----

  “我家民宿建在山上,门口那条山路拐弯处很窄、坡还陡,容易堵车,能不能把路面修宽一点?”

  “我们正在与相关部门协调,准备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初步设想是将原来3.5米的路面拓宽至5米。”

  “如果村里要打造文旅+康养产业的话,建议多增加一些健身器材,让运动健身的氛围更浓一些。”

  “这个提议好,根据整体规划,村里会在人员集中的屋场附近增加健身器材。同时支持大伙发展田园经济和林下经济,为游客提供绿色的养生膳食。”

  ......

  恳谈会上,驻水濂村第一书记汪树清边听边记,与村民互动。村民代表中,发言最积极的要数脱贫户旷红球,如今她还有一个新身份----民宿老板。

  “以前做农民,眼里光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只懂得土里刨食,所以日子一直过得紧巴巴。”回忆过去,旷红球总怪自己“开窍得晚”。现在不一样了,依托南岳名山,水濂村坐拥丰富的人文和自然景观资源,旅游日益成为支柱产业,村民们再也不会傻到“捧着金钵钵要饭”了。三年前,旷红球看到家乡变化后,下决心结束在外地的打工生活,回家翻修老房子开起了民宿。

  民宿生意如何呢?面对记者的提问,旷红球发出邀请,“眼见为实,欢迎你来家里看看。”

  沿着蜿蜒的山路驱车前行,大约十分钟,就能在绿色掩映中看见一座白墙灰瓦的民宿小院。院内,青石铺就的路面通向干净整洁的客房,院旁几垄菜地种满了新鲜蔬菜;院后,漫山遍野的树木形成一个天然氧吧,石桌石凳、摇椅秋千恰到好处地布置在各处......

  “天气一热,想到村里休闲避暑的客人不晓得有好多,电话都打爆。你看订房登记单,这个周末的房间已被订了一半,大都是长沙和株洲的客人。”谈及自己的民宿,旷红球直称是搭上了村里发展文旅产业的“便车”,“一到旺季,9间客房基本上是满的。保守点算,一年怎么也得有十多万元收入,比在外打工强太多了。”

  在水濂村,像旷红球这样吃上“旅游饭”的已经占到了农户总数的近八成。

  “通过文旅融合做大产业蛋糕,大家不但有饭吃,还会越吃越好!”汪树清信心满满地说,近几年,水濂村持续放大山水田园生态效应,坚持走文旅融合发展之路,按照“村集体+社会资本+专业运营团队”模式,先后打造了“生态荷花园”“南岳星空营地”“四季果园”等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引进麦客荷客乡宿和致物图书馆项目,加速了旅游带动、产业联合格局的形成。2022年,全村游客接待量突破30万人次,村集体经济纯收益170余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到2.5万元。

  有了经济做支撑,加上上级的支持,水濂村基础设施建设也跟了上来,栽树、平地、修路、引水......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更引得远近游客纷至沓来。

  “每年这个时候,喜欢约上好友过来赏荷,远离城市喧嚣,享受一份宁静。”在村部附近的生态荷花园里,游客石琬语将美图和文字晒到朋友圈后,瞬间招来不少点赞。她告诉记者,水濂村最大的亮点就是,露营烧烤、攀岩溯溪、农庄采摘等在这里都能实现“一站式”打卡,方便!

  “拿现在和过去比,有成绩有进步;与村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比,我们还要更加努力。”汪树清告诉记者,水濂村正在努力探索特色化、品牌化的全域旅游产业发展新路。准备以建设“全国文旅度假休闲康养精品村落”为契机,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合作打造“洞天福地”康养基地、“衡山隐”康养基地和“文化艺术创作”交流基地。同时充分听取村民意见,“多条腿走路”发展康养文化、素食文化、精品民宿等,让游客在水濂村感受到更多的快乐和美好。 返回衡阳全搜索首页>>

-----------------------------------------------------------------------

回顶部

热点新闻

本站热图

关于我们 - 集团简介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6-2020 衡阳全搜索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闻热线:0734-8611110 广告热线:0734-8686235 发行热线:0734-8223670
版权所有 ICP证:湘ICP备1201302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80009 湘公网安备 430407020001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