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东这个“博士村”,到底有何秘密?


  孩子们在课堂上积极与老师互动。


  扫码观看视频。

  ■文/见习记者彭静 图/见习记者彭静 实习生何杰

  六月盛夏,2023年高考正如火如荼,考场内外无不盼望着能够顺利考上心仪的名校。在距离市区50多公里的地方,有一座小村庄,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大学生。自高考恢复以来,2000多人的村庄有百余人通过高考“鱼跃农门”,更是陆续走出了33位名校的硕博研究生,成为了附近赫赫有名的“博士村”,这便是衡东县甘溪镇社背村。

  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衡东县甘溪镇社背村有一份特殊“档案”,里面记录了村中子弟就读院校的情况。勤在寒窗苦读时,乐在金榜题名日。每年高考,都会有数名孩子从这里起航,越过重重山川,飞向自己梦想的远方。

  “对于农村孩子来说,读书就是我们唯一的出路。家家户户不比吃穿,就比谁家孩子读书好、有出息。”村支书眭善中翻着档案说道,今年村里又有5个孩子参加高考,这两年由村支两委牵头出钱,对考上一本的孩子村里奖励1000元现金。

  在社背村,耕读传家的传统由来已久,大家深知“知识改变命运”,崇文重教在村里蔚然成风,全村都积极鼓舞、帮助孩子们考出大山。“那时候是真穷,但是我咬紧牙关,背上贷款也要供我的孩子读书。”村民曹中林笑容满面地说道,现在儿子研究生都毕业了,有了更好的生活。

  多年来,教育给社背村带来的变化显而易见,有出息的孩子越来越多,村里的发展愈发好起来,乡风也更加文明向上。“这里非常尊师重道,大家都很尊重知识、渴望知识。”在社背小学教了一辈子书的向剑平说,现在学校一共有128名学生、10名老师,这里学习氛围很浓厚。

  记者结束采访时,教室外阳光明媚,教室内书声琅琅。台上老师刚提出问题,台下的孩子们就争先恐后高高地举起了小手......

  ■记者手记

  回望身后这个有些偏远的山村,我们向每一个受访对象都提出了同样的问题----“博士村的奥秘究竟何在?”略有遗憾的是,没有一个人能完整回答。

  但是,看到村民谈起孩子,那神色飞扬的样子,让我们看到了:知识改变命运,并不是说说而已。在这里,人们坚信读书的力量,期盼着以高考为契机探寻更广阔的世界。村里的每一个角落都充盈着向上的生命力与活力,孕育出进取向上的文风家风,营造着尊师重教的氛围。

  “博士村”的背后,是村庄和家庭于一体的潜移默化,在浓厚良好的村风、家风、学风中成就传奇。这种教育思想其实是中国的“耕读文化”传承,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下显得弥足珍贵,是它们在传递着缕缕书香,传承着民族文化的灵魂。 返回衡阳全搜索首页>>

-----------------------------------------------------------------------

回顶部

热点新闻

本站热图

关于我们 - 集团简介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6-2020 衡阳全搜索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闻热线:0734-8611110 广告热线:0734-8686235 发行热线:0734-8223670
版权所有 ICP证:湘ICP备1201302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80009 湘公网安备 430407020001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