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周刊丨寨下仙:耒阳唯一“丹霞山”,张飞在此留传说

  记者 周琪

  寨下仙也称蔡下仙、寨下山,坐落于耒阳市境西北坛下乡境内,是耒阳唯一的“丹霞地貌”景观。寨下仙不是很高,海拔约220米。可是在当地人眼中,祖祖辈辈将其视为仙山、名山。


  ▲寨下仙。

  寨下仙的山下古道是耒阳通往桂阳等地的必经要道,古道两边山势险要,易守难攻,是历史上兵家必争之地。相传,三国蜀将张飞曾率军队在蔡下仙安营扎寨,智退司马懿。后人为纪念张飞,遂在寨上筑坛以祭祀之用,久而久之,人们习惯称山下四周为“坛下”。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千古佳句,用来比喻耒阳市坛下乡的寨下仙,实在贴切。它不仅有秀丽的自然景观,更有丰厚的文化积淀。去过寨下仙的驴友给这里总结了16个字,即:险如太行、奇胜黄山、丽比(黄)宾虹、神话久远。


  ▲山顶上的“冰臼”。

  沿着公路开进山里,转了几个弯后,在山脚下看到有一条通往山上的石阶。就近停好车,沿着石阶开始登山。石阶的两边全都是密密麻麻的蕨类植物。走到山腰间有一处万人亭可供游人乘凉歇脚,站在亭子里向上看,山顶就在眼前,非常适合休闲徒步游玩。反身向山下望去,只见山势云彩,有近有远,峡谷两侧都是巨大而陡峭的奇岩怪石,不仅色彩斑斓、气势磅礴,而且造型奇特,似大鹰、似石磨、似人像,千奇百怪。过了万人亭,脚下的石阶有了明显不同:之前都是石板铺成,而亭后的石阶则是从整块巨石中凿出来的。

  寨下仙多由红紫色页岩构成,山行暗红色,形成壁立千仞的几座险峰,气势壮观雄伟,山间怪石耸立,有天然生成的石牛、石马、石磨、石鹰,各类千奇百怪的造型可谓栩栩如生。大自然鬼斧神工般的造化,真是无与伦比。石壁上花纹密布,犹如彩绘,线条清晰优美,令人叹为观止。


  ▲石头上的花纹宛如树木的年轮。

  往上很快就爬上了山顶,顶上建有一处简陋的庙宇为寨下庵,庵前有祭坛亭。令人惊奇的是,庵左侧有块大石头,在坚硬的岩石上散布着数10个“冰臼”,有的像马蹄,有的呈圆形,更有的“冰臼”里还套着几个小“冰臼”。大的直径四五米,小的直径半米,深浅不一,有些常常蓄水数月不干。据当地人介绍,这些“冰臼”轮廓圆滑,犹如浴缸,其形成应该与寨下仙的“丹霞地貌”有关。下雨的时候,雨水可以在石头低凹处形成积水,积水再慢慢侵蚀成圆坑,圆坑长年累月再逐渐侵蚀增大,犹如仙人留下来的大脚印。


  ▲酷似红薯的怪石。

  站在寨下仙山峰上,极目远眺,山峦起伏,郁郁葱葱,山风习习拂面,令人心旷神怡。自然的美在这里汇聚,自然的美在这里升华。此时此刻,终于明白了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高远境界,领悟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哲理启示。 返回衡阳全搜索首页>>

-----------------------------------------------------------------------

回顶部

热点新闻

本站热图

关于我们 - 集团简介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6-2020 衡阳全搜索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闻热线:0734-8611110 广告热线:0734-8686235 发行热线:0734-8223670
版权所有 ICP证:湘ICP备1201302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80009 湘公网安备 430407020001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