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日报评论员:加快中心化进程,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

加快中心化进程,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

——四论如何推进“三强一化”建设

衡阳日报评论员

  中心化,是时代赋予衡阳的更大使命和责任。

  机遇总是垂青勇于竞争的人。近些年来,在历届市委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全市干部群众奋发图强、奋勇前行,衡阳迎来了经济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也赢得国家、省的关注,将衡阳布局为国家区域重点城市和省域副中心城市,这标志着衡阳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也意味着衡阳站在了更高的发展平台。

  加快中心化进程,中心就要有中心的样子。中心,必须是一个地方综合实力最强、集聚效应最佳和带动能力最强的城市代表,必须是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并能代表本地区参与全国、全球竞争的主要城市,必须是经济总量、质量、均量排名在全省甚至全国同类市州前列的“领跑者”。衡阳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未来的衡阳要打造五大中心:以现代产业体系为支撑,打造区域经济中心;以强大的市场为支撑,打造区域消费中心;以医学医院资源为支撑,打造区域医疗中心;以高校文化资源为支撑,打造区域教育中心;以应急物资生产储备能力为支撑,打造区域应急中心。五大中心的澎湃发力,将助推衡阳成为中部地区最具发展活力的城市。

  加快中心化进程,中心就要有中心的功能。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国家区域重点城市和省域副中心城市布局,体现的不仅是国家、省对衡阳的高看厚爱,更是对衡阳的高度期待。在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衡阳必须大力提升经济、消费、医疗、教育、应急等综合承载能力,在湘南、粤北、赣西、桂东北等周边地区甚至全国范围提升区域吸引力、经济辐射力和示范引领力,成为区域当之无愧的中心城市。

  加快中心化进程,中心就要有中心的作为。衡阳是一座有着历史荣光的城市,在砥砺前行中不断彰显“衡阳作为”和“衡阳力量”。抗战时期,衡阳在经济上支援抗日战争贡献额排名全国第三。新中国成立之初,衡阳工业企业达到了200余家,占全省工业企业四分之一强。衡阳生产的“中华牌”弹子锁、“工农牌”手扶拖拉机、“芙蓉牌”手表等名牌产品曾风靡海内外。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们可以回眸历史荣光,但更应把其化为砥砺前行的信念和动力。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我们须强化中心意识,建设高地,打造标杆,创造经验,当好区域城市发展的“领头雁”。

  挥锄当有江山助,不到衡州岂有诗?大城衡阳有较完备的现代产业体系,有水陆空立体交通,有15所高等院校,有23家院士专家工作站,有50余万名高素质技能工人......只要我们持续接力、久久为功,衡阳定能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铸就千秋伟业,百年只是序章。衡阳,是座向阳的城市。向阳而行,以梦为马。660余万衡阳人都是追梦人,梦在脚下,梦在心中,梦更在“中心”! 返回衡阳全搜索首页>>

-----------------------------------------------------------------------

回顶部

热点新闻

本站热图

关于我们 - 集团简介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6-2020 衡阳全搜索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闻热线:0734-8611110 广告热线:0734-8686235 发行热线:0734-8223670
版权所有 ICP证:湘ICP备1201302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80009 湘公网安备 430407020001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