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衡阳年度热词·民生:一张民生答卷,写满稳稳的幸福

  衡阳日报1月14日讯(见习记者吕镁妍) 国以民为上,民以生为先。

  2020年,我市面对深刻复杂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任务,特别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持续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全面解决好事关千家万户的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等民生问题,让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

  提升衡阳颜值

  2020年12月底,全国爱卫办发布20182020周期拟命名的12个国家卫生城市名单,衡阳入列其中。

  随着创卫工作的有序推进,衡阳市民群众真切地感受到创卫带来的明显变化。主次干道环境卫生清洁、绿化整齐美观、交通秩序畅通,背街小巷干净整洁、农贸市场购物便捷开心、老旧小区改造宜居舒适、食品卫生消费更加安全放心,学校教学环境优美。这些贴近老百姓生活的点滴变化,让广大市民群众从开始的观望到支持,再到自觉参与创卫中来。创卫不仅改善了民生、惠及了百姓、更赢得了民心,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近年来,我市按照“领导挂帅、条块结合、部门联点、属地管理”的原则,实行书记、市长负总责,其他市级领导具体负责包街道,严格落实“包路段、包社区、包单位”网格化管理责任,常态化开展“市直单位包路段”“交通文明劝导志愿服务”等活动,全体市级领导结对“包街道”33个,四个城区、南岳区和三个园区的班子成员分别“联社区”141个,各级干部下沉一线“蹲网格”3006个,把创卫责任层层落实到人、落到实处。

  基层公共服务(一门式)全覆盖

  2020年,我市坚决打赢打好基层公共服务(一门式)全覆盖攻坚战、整体战、主动战、歼灭战。目前,绝大多数村(社区)能够实现“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这项工作跨入了全省第一方阵,基层群众的归属感、幸福感、获得感大幅提升。

  通过近一年的努力,我市在基层公共服务(一门式)全覆盖工作上打了一个翻身仗,基层公共服务实现“大变样”。平台建设由“参差不齐”变“达标提质”,全市2767个村(社区)服务平台面积基本达到300平方米以上,水、电、路、网等配套设施全部建设到位。平台管理由“杂乱差”变“净齐好”。各村级服务平台标识标牌清晰统一,功能布局规范有序,软硬件设施配备齐全,牌子少了、功能多了,关门少了、服务多了,上访少了、笑脸多了,群众变得更加愿来、常来、乐来。平台办事由“拖难慢”变“一次就好”。

  “抗疫就业 在线衡阳”

  大型网络招聘月活动圆满举办

  截至2020年4月14日零时,为期一个月的2020衡阳市大型网络招聘月活动圆满收官。活动期间,来自市内外的3373家用人单位共发布招聘信息26728条、职位133640个,相关平台浏览量总计超过40万人次,收到各类求职者简历22274份,初步达成就业意向50044人次。活动于2020年3月13日正式启动,主题为“抗疫就业 在线衡阳”,由市人民政府主办,市委宣传部、市人社局、衡阳日报社共同承办,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在疫情防控期间搭建了一个大型网上供需对接平台。这是衡阳市贯彻落实“战疫情、稳就业、保民生、促发展”决策部署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衡阳人社系统充分运用网络信息化手段、全面开启“云”上就业服务新模式的一次成功尝试。

  在开展线上招聘活动的同时,市人社局还依托该局官网、微信公众号、《衡阳日报》《衡阳晚报》和“掌上衡阳”客户端等官方平台和主流媒体,开辟疫情期间惠企利民政策及服务专版、专题,集中发布疫情防控期间劳动用工、稳岗补贴、社会保障、劳动维权等方面政策和服务资讯,满足各类企业复工复产和广大务工人员用工、求职及相关政策扶持需求。

  新添一所高等院校:

  衡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20年5月,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发文批准,经教育部办公厅备案,衡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正式成立。该校今年参加了高考统一招生,招收高中起点三年制大专学生、初中起点三年制中专学生。至此,衡阳市已有15所高校。

  衡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由原衡阳幼师、耒阳师范、衡阳艺校三所学校整合新建而成,开设有学前教育、小学教育、音乐教育等专业。衡阳幼儿师范学校创办于1980年,是湖南省最早开设学前教育专业的两所学校之一,有“幼师摇篮”之美誉,在全省有较高的地位和较强的影响力;耒阳师范学校创办于1958年,是湘南中师教育的“领头雁”;衡阳市艺术学校创办于1960年,被誉为“湘南艺术家的摇篮”。

  学校现有占地面积746.5亩,其中新增土地面积310.2亩,分两期建设,一期投资9.5亿元。

  衡阳市2020中国农民丰收节举办

  喜庆丰收,共迎小康。2020年9月19日上午,衡阳市2020中国农民丰收节在石鼓区角山镇利民村山水莲花基地拉开序幕。

  丰收节以“兴产业、庆丰收、奔小康”为主题,现场还举办了“农夫集市”,集中展销了我市优质粮食、蔬菜、果品、鲜花、肉类、蛋品、奶类等各类有特色、有传统、有口碑的农副产品,也让广大市民共同品尝分享丰收的硕果。丰收节还连接国庆节、中秋节等假日市场,结合“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品牌强农战略、消费扶贫,深化实化节庆内容,创新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共同打造丰收节金秋消费季。

  近年来,我市立足农业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产业,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开展“六大强农行动”,推动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形成了粮食、畜禽、油茶等十大农业支柱产业,“三黄两茶”等特色产业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三农”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新突破、新进展。

  举办丰收节,不仅是要展现我市农业农村发展的丰硕成果,为勤劳高歌、替丰收喝彩、给农民点赞,更是要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共同探讨如何“兴产业、奔小康”。

  衡阳雅礼学校开建

  2020年9月23日,衡阳市雅礼学校项目正式开工,建成后将推动衡阳教育结构进一步优化、教育品牌进一步打造、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

  衡阳市雅礼学校为公益性民办学校,位于北三环路南面,规划设立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部。其中,小学、初中用地106亩,高中用地119亩,幼儿园及配套用地337亩。

  按照学校标准化建设要求,将新建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体育馆、食堂、学生公寓、教师住房及配套设施等。计划三年建成,力争2021年秋季高中部分招生开学,预计全部建成后可招收在校学生共6000人。

  近年来,我市基础教育质量逐年提升,各类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稳居全省第一方阵,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居全省第二,民办教育成功经验享誉三湘四水,高考本科录取人数连年稳居全省前二。

  大湘南区域医疗卫生中心落户衡阳

  2020年10月下旬,《湖南省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重点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3年)》正式公布,内容包含全力推进“一网三中心一基地”(即疾病预防控制网,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大湘南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大湘西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医疗物资储备基地)建设等一系列重大规划。其中,首次以官方文件明确了大湘南区域医疗卫生中心落地衡阳市。

  文件明确,依托南华大学及其附属医院,整合衡阳市市属医疗资源,建设大湘南区域医疗卫生中心,主要服务衡阳市、郴州市、邵阳市、永州市等地,辐射湘赣粤边地区。到2023年,建成大湘南地区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心血管、神经、内分泌与代谢等3个学科获得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或国家级学科平台(排名全国50强),实现大湘南地区重点病种患者区域内诊疗比例达到95%以上。

  全市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近90%

  2020年,我市继续狠抓农村“厕所革命”。对照国家标准,实行改造标准、规划放样、施工队伍、验收奖补“四统一”,严把产品质量、施工质量、施工验收“三关”,严格实行“首厕过关制”。2018年以来,全市累计新改造农村户厕37万多户,新建公共厕所278个,全市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9.6%,一类县无害化厕所普及率全部超过90%

  此外,全市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村庄清洁行动为抓手,全面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严格规范农村建房,有效整治中心集镇,村容村貌明显提升,农村“脏乱差”的局面得到彻底改观。狠抓垃圾治理,全市101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已全部完成整治,全市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已基本实现全覆盖。狠抓污水治理,以“一江四水”干支流沿岸沿线、饮用水源保护区为重点,坚持城镇与乡村同步治理,打好“碧水保卫战”。狠抓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加强耕地保护和治理,积极推进秸秆“五化”利用,持续推进农药化肥减量行动,大力推进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 返回衡阳全搜索首页>>

-----------------------------------------------------------------------

回顶部

热点新闻

本站热图

关于我们 - 集团简介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6-2020 衡阳全搜索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闻热线:0734-8611110 广告热线:0734-8686235 发行热线:0734-8223670
版权所有 ICP证:湘ICP备1201302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80009 湘公网安备 430407020001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