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衡阳18户村民不在自家开伙,天天吃“大锅饭”,最后还成了一家人
衡阳日报1月13日讯(记者张建新) 不在自家开伙,天天吃"大锅饭"……13年来,衡南县柞市镇代泉村杨梅组村民亲如一家,每天享受这种独特的“群居模式”。
1月3日,衡南县委宣传部为杨梅组授牌“衡南县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点”。这种“舍小灶改吃大锅饭”的温情模式何以能延续13年,又因何成为首批示范点的样板?近日,记者走进这个幸福的杨梅组一探究竟。
缘起:“抱团养老”模式的探索
从市区出发,车程一小时,记者抵达杨梅组。村民们正围着火炉嗑瓜子、唠家常,悠然自得。得知记者来访,村民们热忱地让座、沏茶、端水果……
为何愿意舍弃家中小灶改吃“大锅饭”,“集体食堂”的物资又从哪来?64岁的村民罗秀高会心一笑,一一揭晓“谜底”。早在2007年,越来越多的青壮劳动力进城务工,村里留下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起初,几个留在村里的媳妇担心留守老人做饭不便,就从家里带出米油菜肉等,在靠近堂屋的一个铁棚里为老人义务做饭,很多留守老人的吃饭问题得到了解决。
在外打拼的男人们得知后,觉得这是个好点子。回家一番合计后决定,把陈旧的堂屋、棚子一一修缮,改善了简陋的就餐环境。到了年底,天南海北的打工人忙碌一年后,为了让春节过得更温暖更有意义,提议就在这个堂屋一起过年。各家媳妇们喜不自胜,纷纷秀出拿手菜。这种以“抱团养老”为初衷的“集体食堂”雏形已现。
自此,杨梅组18户,每户5000元“凑份子”。一户的钱“吃”完了,就“吃”下一户。从没出现过关于铺张浪费或者缺斤少两的纠纷。
“吃了10多年的闲饭,身体硬朗着。平常老姊妹在一起有个照应,孩子们逢年过节都会回来,我这日子蛮开心。”罗秀高87岁的母亲刘慈凤乐呵呵地说。
延续:“幸福屋场”标杆的打造
老人的吃饭问题解决了,日常起居也有人照料,尝到了甜头的村民又有了一个大胆的构思:既然饭在一个锅里吃,何不把家也连到一起,打造一个“幸福屋场”?
2019年春节过后,6户人家决定,新建一栋楼房。5月动工,6个月后,一幢三层楼高的连排洋房竣工落成。
为了公平,谁住哪户,抓阄决定。抓阄后,按毛坯房总价除去各户房屋面积算单价,在预缴基金中多退少补。
59岁的罗秀喜抓的“阄”是二楼西头户型,他热情地领着记者去参观。三室两厅的房子窗明几净,家具家电一应俱全。夫妻俩平常在外地经商,女儿放假了就带着外孙来家里住。妻子刘金莲是“集体食堂”的厨师长,她做的饭菜可口,人人称赞。
除了共建房屋,大家还出资购买了健身器材,男女老少在院子里一边运动一边唠嗑,冬日暖阳洒在他们的脸庞,荡漾着幸福的笑容。
去年,衡南县委部署推进“四区一花园”建设,柞市镇选择在杨梅组开展“幸福屋场”创建活动,一面面墙壁被打造成倡导文明理念的新窗口,村民们在家门口建起一个个美观又实用的小菜园,农村茅房也被改建成水冲公厕……
在这片“幸福屋场”,记者感受到的不仅仅是人居环境的改善,还有和睦相处、互帮互助的社会风尚。因为大部分年轻人外出务工,48岁的罗秀伟成了组里的“螺丝钉”,义务打扫卫生,帮助老人交电费、有线电视费……他忙前忙后毫无怨言。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这里,我们看到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柞市镇党委书记阳永生说,杨梅组已成了人际关系和谐、公共秩序井然、社会风尚良好的标杆。
构想:“乡村振兴”战略的布局
“现在的生活真是充满阳光,吃穿不愁、身体健康、心情愉悦。”70岁的村民谢培金说起如今的好日子,满是获得感和幸福感。
多年前,这里是远近闻名的“穷窝”,地处海拔360米的山坡。紫色土壤上收获的庄稼还不够自给,村民一年到头靠红薯充饥。改革开放后,杨梅组村民相继外出,到长沙、乌鲁木齐等地从事建筑和大理石加工运输将等业务,并通过师傅带徒弟,带动全组家家户户发家致富。
兜里有了钱,大伙儿筹资50万元修建了1公里水泥路,在全村率先实现公路户户通;维修了3口山平塘。一栋栋新房拔地而起,一辆辆小汽车陆续开回,曾经的“穷乡僻壤”成了“幸福家园”。
如今,杨梅组的村民思路更开阔,在他们看来,只有跟上“乡村振兴”步伐,走产业发展之路,未来的生活才会更美。大伙儿商议决定将全组所有山地集中统一流转到村级合作社,种植100亩油茶林和80亩果园。
“我们的环境越来越好,可以发展乡村旅游,果园、菜园丰收了,就可以发展农产品加工。我们有热爱家乡的感情,有充足的信心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谈及未来,杨梅组组长罗元武信心满满。
返回衡阳全搜索首页>>
-----------------------------------------------------------------------
相关阅读
- ·全市2024年“五好”园区建设五月联席会议在衡东县举行2024-05-11
- ·南岳电控加冕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2024-05-23
- ·南岳区这些香行上了“黑榜”2024-05-23
- ·衡阳智电再获韩国大批量订单2024-05-22
- ·衡山县“帮代办”助推项目建设提速2024-05-22
- ·衡南县人民法院:开展“抵制高额彩礼陋习”普法系列活动2024-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