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穷窝 奔小康⑦丨常宁市石山村:昔日“石头村”,如今“俏模样”

  衡阳日报1月14日讯(记者周瑞华 通讯员吴玉华 张华) 走进常宁市西岭镇石山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小区,举目四望,6栋青砖黛瓦的楼房星罗棋布,掩映在苍翠青山间。整洁的街道一尘不染,文化广场上,居民三五成群聊天说笑,广场一侧还修建了传统风格的戏台。

  这是常宁市规模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整个项目于2016年底完工,2017年4月,96户、354位村民告别“穷窝”、搬进新居。前不久,该安置点被评为全国“十三五”美丽搬迁安置区。

  新居美如画,群众笑开颜

  “搬下山后方便多了,房子好、环境美,干净卫生,特别是小孩子到镇里上学很近,我们照顾他们也很方便。”近日,在石山村扶贫车间的大灶台上,正在熬制红薯糖的“产业工人”黄小香高兴地跟记者分享易地扶贫搬迁后的美好生活。

  “我们家的新房有125平方米,四室两厅。”她一边提着一大桶用棉布过滤的红薯汁往大锅里倒,一边打开了“话匣子”,下面的灶膛里干杂木烧得旺旺的,烤得人浑身暖洋洋。

  “分房的时候,考虑到我老公腿有残疾,所以参加了2楼优先抽签(一楼是门面)。现在我们两口子都在扶贫车间上班,每人1天70元,一年大概可以做160天,收入1万多元,儿子媳妇在广东打工,3个孙子孙女都在镇里读书,都享受了教育扶贫金”

  站在黄小香家阳台往外望去,广场外就是大片的荷花池,虽然现在的季节没有荷花了,但可以想象夏日荷花盛开时的美丽场景。

  下楼向右转,小区一侧不仅建设了花园,还配上了全套健身器材,小区的后面建设了以喀斯特地貌为特征的地质公园。公园入口处还引来山泉水,建设了一弯浅浅的水池。夏天,这里便是小朋友们戏水的乐园。

  步入林木繁茂的公园,沿着石阶前行,到处可见千奇百怪的石头,有如鬼斧神工打造一般,有的似神牛,有的像沙发,更有不少树木从石头缝里顽强地“钻”出来,伸出长长的枝条“拥抱”天空一路美景不断,清新的空气,绿色的视野,奇异的石景,远离了城市的喧嚣,令人心旷神怡。

  既要搬得来,还得住得稳

  石山村位于大义山脉山区,昔日被村民自嘲为“石头村”。山上多岩石,土地贫瘠,被列为“省级贫困村”,人均土地才0.39亩。

  据常宁市发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选择该村建设集中安置区,主要是有几大优势:位置好,距镇中心仅0.5公里,公路全硬化,距中心小学0.6公里,距中学和镇医院1公里,就学就医、赶集购物很方便;节约耕地,拆旧房建安置点不占耕地;干群关系融洽基础好,扶贫工作队十分重视;上级支援有力,衡阳市人社局派出驻村帮扶工作队精准扶贫,衡阳市财政局等12个部门也开展对口支援。此外,该村周边环境好,属喀斯特地貌,可打造乡村旅游景点,为产业发展、搬迁户增收提供有力保障。

  按“保障基本、安全适用”的原则,这个小区共有50、75、100和125平方米4种户型选择,不仅居室、厨房、储藏、厕所等必要功能齐全,还配有绿地、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

  为确保搬迁户“搬得来住得稳”,周边还有枳壳园、果园、菜园、荷园、药材园、养殖园等“六园农业”,并打造出了种养基地、石山地质公园、幸福菜园、百亩荷园等特色助贫项目,通过成立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发展种养产业和乡村旅游,建设了民宿长廊、亲子农场,让搬迁户整体入股,人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同时,该村还大力发展无渣生姜加工等自主创业,安排就业200人。

  2018年初,石山村成为“湖南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2019年成功创建国家森林乡村,被列为“衡阳市同心美丽乡村”。今年,该村的易地扶贫集中安置点又受到了国家发改委的“点赞”,被评为全国易地扶贫安置区的“美丽典型”。 返回衡阳全搜索首页>>

-----------------------------------------------------------------------

回顶部

热点新闻

本站热图

关于我们 - 集团简介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6-2020 衡阳全搜索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闻热线:0734-8611110 广告热线:0734-8686235 发行热线:0734-8223670
版权所有 ICP证:湘ICP备1201302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80009 湘公网安备 430407020001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