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各界人士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22日上午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

  政府工作报告

  新鲜“出炉”

  『同一份报告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知』

  一起来听听

  衡阳社会各界的声音
 
↓↓↓
 
  脱贫攻坚,我们在!

  ■旷银屏(衡阳市纪委监委驻市卫健委纪检监察组)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三大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109万,贫困发生率降至0.6%,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

  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听到这样的消息感到无比的欣慰!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监督执纪问责就要跟进到哪里。在这个春天,衡阳市纪委监委吹响了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百日攻坚战”的集结号,在全市选取了46个乡镇和123个脱贫任务重、贫困人口多、脱贫压力大的贫困村进行集中攻坚。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尽锐出战,46个督查组采用“四不两直”方式直奔贫困村组、直插扶贫现场,进村访民情、进组查作风、进户督帮扶,保持决战脱贫攻坚的强大攻势,为脱贫攻坚决战决胜提供坚强纪律保障。作为一名普通的纪检监察干部,我有幸参与其中,通过入户走访、查阅资料、宣传政策、查看现场等方式,及时收集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相关线索,积极回应群众期盼和关切,督促公职人员忠诚履职,让纪检监察干部的形象在脱贫攻坚一线矗立。

       脱贫攻坚越深入,越需要良好的作风做保障,只要战斗还在继续,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就不会退场,在扶贫工作第一线践行初心使命,脱贫攻坚,我们在!
 
 作为医务人员深感责任重大

  ■唐肖春(衡阳市中心医院主管护师)
 

  在收看了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后,我感慨良多,报告涵盖工、农、商、民生、医疗卫生等多方面内容,内涵丰富。其中在“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社会事业改革发展”上,特别指出了:坚持生命至上,要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提高基本医疗服务水平,对受疫情影响的医疗机构给与扶持等。

  我作为一名援鄂回归医护人员,在深感荣幸的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在疫情尚未完全消灭的今天,我们全体医护人员依旧任重而道远。我们一定要以人民的健康事业作为自己的永远奋斗目标,一定要秉承“仁心仁术”“济世救人”的初心不改。
  
身为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蔡斌(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团委副书记、政工师)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卫健工作任务重点提了八个方面,分别是: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用好抗疫特别国债,加大疫苗、药物和快速检测技术研发投入;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高基本医疗服务水平;提高居民医包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开展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试点;对受疫情影响的医疗机构给予支持;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严格食品药品监管。

  可以说这八个重点都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在此次疫情大考面前,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充分体现。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对于受灾严重的湖北地区,各地充分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在全世界书写了抗疫的中国样本。在疫情有效控制后,中国还充分展现大国担当,对受灾严重的国家和地区施以援手,中国制造这一享誉世界的品牌也充分发挥作用,向世界源源不断输出医疗物资,为世界抗疫工作做出积极贡献。在此次大灾面前,国人都深刻感受到祖国的日益强大,为身为中国人而感到自豪。同时,对于在此次疫情中凸显出来的医疗卫生事业的短板,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了积极的应对措施和解决方案。

  忠诚向党,积极做好本职工作

  ■王芸(衡南县人大华侨外事委员会工作人员)
 

  听了李克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深感报告求真务实、直面挑战,凝聚人心、催人奋进,传递出强烈的信心、勇气和担当,让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在脱贫攻坚全面收官的关键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2020年,面临着更多的新的挑战。

  作为一名衡南县人大工作者,我将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报告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市委、县委的决策及人大常委会党组的工作部署上来,忠诚向党,履职为民,积极做好本职工作,发挥和运用好人大职能作用,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加快建成名副其实的省域副中心城市、最美地级市和现代产业强市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不断增强学生的“四个自信”

  ■向米玲(衡阳技师学院公共课部思政教研室主任)
 

  今年两会虽然开会时间推迟,会期有所缩短,但其意义和影响却更加重大和深远,一方面标志着我国在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率先取得阶段性胜利,国家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要成效;另一方面,也为胜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乘势而上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汇聚力量、谋篇布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对去年和今年以来的工作进行回顾,明确了今年的重要目标和重点工作,思路清晰、催人奋进。

  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会以两会召开为重要契机,向学生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显著优势,不断增强学生“四个自信”,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精准脱贫、不落一人

  ■唐初奎(衡阳技师学院驻祁东县灵官镇兴龙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可见,如期全面稳定脱贫,是全面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工程”,这是一场必胜之战,也是一场背水之战,能否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质量。

  当前,脱贫攻坚战总攻的冲锋号已经吹响。作为一名脱贫攻坚驻村帮扶工作队员,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培养,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存在的问题,扎实开展脱贫质量“回头看”,确保到2020年底前,实现“精准脱贫、不落一人”,确保脱贫成效群众满意、社会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
  
抓住大好机遇,实现乡村振兴

  ■唐宏羽(衡阳县洪市镇党委副书记)
 

  今年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很提气,硬核满满!既体现了政府改革的决心、发展的信心,同时又装满了14亿人的民生期盼。对于农村建设,政府工作报告重点讲述了脱贫攻坚、农业丰收和农民增收等方面,其中提到“增加专项债券投入,支持现代农业设施、饮水安全工程和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政府工作报告里对生猪生产、农村改革、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都有了明确的目标。这一系列的政策大大利好农村,让我备受鼓舞,不仅让我们基层干部干起工作来更有信心,也带动了广大农民走上富裕生活的创业致富热情。作为一名乡镇工作者,今后我也将紧紧抓住这个大好机遇,实现乡村振兴,不断激活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基层建设

  ■肖雅芝(石鼓区潇湘街道演武坪社区党总支书记)
 

  5月22日上午,李克强总理向大会作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提到了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与支持社会组织发展,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支持社会组织、人道救助、志愿服务、慈善事业等健康发展;保障妇女、儿童、老人、残疾人合法权益;完善信访制度,加强法律援助,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

  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我们要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健全与基层群众自治相关的制度,保证基层社会治理沿着党指引的正确方向前进;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完善相关政策,保证基层社会治理按照党和人民的意愿进行。通过有效的政策支持和制度安排,真正把党的理论优势、政治优势、制度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的强大效能。同时需要强调的是,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应发挥法治保障作用,重视最基层的物业,给业主委员会法律地位,推动法律服务下沉,强化基层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把群众最关切最烦心的事解决好

  ■肖伟(石鼓区潇湘街道党政办主任)
 

  “把群众最关切最烦心的事一件一件解决好。”总理的报告使我心感自豪、倍感温暖,这场艰巨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体现了我们党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宗旨,体现了我们国家制度的巨大优势。

  身为基层干部,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将扎根基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爱岗敬业、持续奋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建设幸福衡阳做出更大贡献。

  农村义务教育将迎来更大发展

  ■陈亮伟(祁东县启航学校党支部书记)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教育”二字出现了8次,报告中涉及教育的内容可以说是干货满满、句句给力。尤其是在义务教育方面,李克强总理指出,要加强乡镇寄宿制学校和县城学校建设,办好特殊教育、继续教育,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帮助民办幼儿园纾困。

  祁东县启航学校就是一所坐落在乡镇的民办寄宿制学校,近年来,在农村基础教育教学及管理方面作了诸多探索,有经验也有困惑。总理今天在报告中的这一番话,给了我们这些民办教育从业者以很大的信心,对我们未来的工作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相信,随着国家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扶持力度,以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的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必将迎来更多利好。有了这些保障,民办教育必将在创新的道路上越走越快、越走越好。

  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匡兵(耒阳市公安局水东江派出所副所长)
 

  李克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虽然精短,但总理的报告是一个以问题为导向,以民生为取向的好报告,更是一个鼓舞士气、振奋人心的报告。报告中提出的“中华儿女风雨同舟、守望相助,筑起了抗击疫情的巍峨长城”,让人振奋、催人奋进,让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

  作为一名公安民警,就是要把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和维护人民的切身利益摆放在第一位,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始终做到“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始终做到不忘从警初心,牢记为民使命,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为群众提供“人性化”和“科技化”服务,动用新技术精准有效打击违法犯罪行为,让广大群众真正感受到新时代下人民公安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完成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改革

  ■刘忠平(市政协委员,市图书馆馆长、研究馆员)

 

  我认真收看了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倍受鼓舞。《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加强公共文化服务”,这体现了近年来国家大力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政策传承。今年是落实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实施《十三五时期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规划》的最后一年,时间紧、任务重。虽然受新冠疫情影响,全市公共图书馆目前仍处于有限、有序开放,各项工作推进难度加大,但我对于年内实现基本建立图书馆总分馆制、基本完成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让公众对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满意度持续提升的预定目标充满信心。

  做一个不负韶华的基层人

  ■张露锋(石鼓区人民街道党政办主任)
 

  通读《政府工作报告》后给我的最大感触是,我们的民族是一个众志成城的民族,我们政府是一个以人为本的政府,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前途光明的国家。关键时刻不分地域齐心抗疫的民族,甘愿为人民生命安全付出经济代价的政府,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国家,都让我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作为从学校毕业就扎根基层工作的90后来说,继续脚踏实地在日常基层工作中,不负韶华,将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当中去就是我们能为祖国作出的最大贡献。就像报告中所阐述的,我们党员干部应临难不避、实干为要,凝心聚力抓发展、保民生。只要我们始终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奋力前行,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就一定能实现!

  《政府工作报告》更加务实,更接地气!

  ■李连飞

  听了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感觉特别务实、特别接地气、特别温暖人心。全文表述精准,重点突出。回顾去年“十分不易、成之惟艰”,实事求是,直面公共卫生短板不回避,体现了极高的执政能力和担当精神;部署今年“留得青山,赢得未来”,脚踏实地,精锐尽出,首次不设经济增速具体目标,全力守“六保”,托“六稳”,将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贯穿始终,充满了“人民至上”的浓郁情怀。同时,让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与社会的预期,人民的期望和期盼不谋而合,给地方和企业增添了信心,为市场注入了动能和活力,深得人心,倍受鼓舞。 返回衡阳全搜索首页>>

-----------------------------------------------------------------------

回顶部

热点新闻

本站热图

关于我们 - 集团简介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6-2020 衡阳全搜索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闻热线:0734-8611110 广告热线:0734-8686235 发行热线:0734-8223670
版权所有 ICP证:湘ICP备1201302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80009 湘公网安备 430407020001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