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线面孔丨王伯生:完成消杀工作,再去义务执勤
记者谢小青 通讯员彭兰
编者按
从今天起,本报推出特别策划《“疫”线面孔》,聚焦“逆行者”们在战“疫”一线的故事,感受他们坚守岗位、甘于奉献的朴素情怀。
当前,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一线,坚守岗位的普通劳动者,用一个个逆行而上的身影和一张张坚定的面孔,彰显了齐心战“疫”的衡阳力量与衡阳信心。让我们通过这一副副《“疫”线面孔》,共同向坚守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一线的劳动者们致敬。
人物档案
姓名:王伯生
人物身份:“衡阳群众”志愿者
“疫”线心声:只要身子骨硬朗,我就会一直做下去,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凡人战“疫”
3月2日早晨6点多钟,高新区华兴街道青峰社区内,王伯生一身红色的工作服在路灯的辉映下,显得格外耀眼。他正在对社区周边的出入口、公共场所进行大范围消杀。
已经退休的王伯生老人现在是社区内的一名“衡阳群众”志愿者。他对记者说,早上吃了早餐之后就赶到社区来工作了。
清晨的街道寂静而干冷,老王和另一名“衡阳群众”志愿者负责辖区无物业管理小区的消毒工作,早晨的温度还是很低,只能听见“沙沙”的喷洒声。看着被消毒后的小区,王伯生很是欣慰,他笑着说,自己的辛苦也是值得的。
完成消杀工作之后,王伯生来到花鸟市场南门“上班”,花鸟市场属于开放式小区,里面商户、住户多,为了加强管控,社区对其实行封闭式管理,需派专人值守。王伯生得知了这一情况,就主动提出到花鸟市场义务值勤。
“师傅,给您测量体温,登记一下!”看到一位要进小区的老人,王伯生立刻上前询问并做好记录。半小时后一辆外地牌号的车驶到门口。他拦下了车,车主是来探访朋友的。他耐心地劝说,告知近期不要探亲访友。最终,车主表示理解,掉头走了。
记者在聊天中得知,王伯生是一位“闲不住”的老人,退休后就到社区当起“衡阳群众”志愿者,专职清理“牛皮癣”。一辆斗车,一把扫帚,一把小小的铲子,他用这些简单的工具,为大家营造干净舒适的小区环境。
今年正月初二开始,王伯生请缨,在做好个人安全防护的前提下,迅速投入到疫情防控战斗中,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做好宣传防控工作。
记者了解到,除了消毒和到花鸟市场值勤,王伯生每天还要同社区干部以及网格员一起,奔波在街头巷尾,开展政策宣传,在显眼处悬挂、张贴疫情防控提示,拿着大喇叭条条巷子喊话,劝大家不要出门,防止疫情传播。他是社区的“守门员”,也为群众筑起了一道“防疫线”。
王伯生说:“我是红旗下长大的一代,只要身子骨硬朗,我就会一直做下去,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编辑:陈程 责编:雷昕)
返回衡阳全搜索首页>>
-----------------------------------------------------------------------
相关阅读
- ·唐海波:“我不是英雄,只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2020-09-10
- ·掌上快评丨口罩务必戴好,疫情面临新风险!2020-06-18
- ·来自或途经中高风险地区的来衡人员,一律隔离14天2020-06-18
- ·国家卫健委:26日新增确诊病例1例,为境外输入病例2020-05-27
- ·湖南无新增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尚有1人正在医学观察2020-05-27
- ·疫情防控最新部署!2020-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