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群众”:战“疫”书信咏人间真情

通讯员谭春兰 王曙琦 刘雅伦

    疫情防控期间,在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的倡导和引领下,“衡阳群众”的战“疫”书信成为我市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小小信笺纸短情长,承载着思念,寄托着希望,传递着关怀,传播着文明新风,展现了“衡阳群众”在战“疫”中的疫情律动,文咏人间真情。

    “不忍心跟家人说再见,割舍家庭、亲情来到武汉黄冈,我们永不后悔”这是近日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护士长“衡阳群众”志愿者唐肖春随援鄂医疗队到达湖北疫区后抽空给家人写的书信。

    “匆忙赶回家收拾行囊,来不及和您老吃饭便匆匆而去,出门看见你们侧着身,弓着背,我没有半句告别,对不起,不是不想告别,而是不敢告别”援鄂医疗队南华附二医院医生“衡阳群众”洪余德在湖北驰援时,深夜写下一封家书,饱含了对家人的愧疚。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你们上抗疫第一线,为你们点赞,我们唯一心愿就是,期望你早日平安归来”见字如面,纸短情长,唐肖春、洪余德家人收到回信后,纷纷复信鼓励他们。

    据悉,我市援鄂医疗队的90余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疫情一线以来,他们奋战在一线,救死扶伤,夜以继日,他们把对家人的思念全都融入书信中。

    一封封书信将“衡阳群众”与战“疫”连在一起,字里行间既有向亲人解释自己的选择,也流露出在国家危难之时,“衡阳群众”尽职尽责、为国为民奉献的豪迈之情。

    特殊的疫情,让我市的医务工作者、社区等基层工作人员走在抗疫和复工复产一线。

    不管是抗疫一线的,还是宅家的“衡阳群众”,大家纷纷用微信、微博等自媒体,记录了抗疫和复工复产中的点点滴滴。

    据了解,“衡阳群众”书信中,有市委书记、市长致全市人民一封抗疫信;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春节期间写给市民5封抗疫信,并将其制作成H5、抖音、微博、微信、海报等,给市民送去抗疫防疫知识和注意事项,倡导市民共克时艰,全民抗疫,传播和点击率过百万。

    特别是“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志愿服务队、新闻媒体等社会各界志愿服务组织组成了临时“鸿”雁传书志愿服务队,在媒体公布代写联系方式,分别走进社区、街道、乡镇等地,代独居老人、留守流动儿童及难以执笔的家庭,写下思念与牵挂。

    如今,书信把雁城大地抗击疫情、复工复产、脱贫攻坚发生的喜人变化,父老乡亲对在外务工、求学游子的深情牵挂和谆谆教导以及留守儿童对远在他乡父母的浓浓思念,传递到四面八方。

    读者唐庆云说:“抗疫在家,阅读媒体刊载的书信成为我的必修课,每封书信中看似平淡,而置身于写信者的情景,读来无不令人动容。”

    “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写信已成为儿时的记忆,抗疫书信这么火爆,从这个意义上说,特别是在抗疫非常时期,书信能给予更多家庭以爱的滋养和温暖。”高新区居民李莉说。

    据了解,我市日前开展的潇湘家书“鸿”雁传书大赛,组委会已收到优秀书信2万余封,在文明衡阳、掌上衡阳等新媒体发表了200多封。“衡阳群众”全民抗疫书信中的感人故事,成为我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文明新风。

    读者匡庆兰说:“尽管疫情对所有人都是灾难,但从这些书信中我看到了大家众志成城,看到了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的勇毅,这是人间最美的风景。”(编辑:陈曦 责编:魏臻臻) 返回衡阳全搜索首页>>

-----------------------------------------------------------------------

回顶部

热点新闻

本站热图

关于我们 - 集团简介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6-2020 衡阳全搜索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闻热线:0734-8611110 广告热线:0734-8686235 发行热线:0734-8223670
版权所有 ICP证:湘ICP备1201302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80009 湘公网安备 430407020001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