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衡山县疾控中心检验科战“疫”“排雷兵”
文/图 特约记者夏建军 记者刘思远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衡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第一时间投入到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特别是与病毒短兵相接的检验科工作人员,他们冒着被感染的危险,保一方百姓平安,无怨无悔。

在疫情防控一线,检验科的四位工作人员全员取消休假,负责全县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核酸检测的采样并送检。面对新型未知且传染性强的病毒,他们毫不畏惧、义无反顾地接下了这项高危任务。
与病毒“面对面”青春在战“疫”中接受检验
新冠病毒的样本采集,具有极大感染风险。在进行咽拭子取样时,需要患者张开嘴巴,暴露咽部,取咽喉部样本(双侧扁桃体及咽后壁),采样时会引起患者干呕咳嗽,很容易产生飞沫或呕吐物。
采样者不仅需要过硬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全副武装工作对采样人员也是巨大考验,经常会感觉憋闷、缺氧,护目镜很快就起雾,他们努力克服困难,专业、专注、稳定地完成采样工作。无论时间有多晚,报告的疑似病例2个小时内必须完成采样送检。
衡山县到衡阳市疾控中心的车程来回100多公里,有时送样回来已是凌晨一两点。为了不让病毒有可乘之机,不管有多累,他们都严格按照要求做好消毒防护:对医疗废弃物进行高压灭菌,护目镜、防护面屏、样品保存盒浸泡消毒,实验室、送样箱、冰排消毒他们每天穿梭在单位实验室、隔离病区、市疾控中心,多的时候一天要走三四趟。
2月7日,检验科又增加了新的工作任务对密切接触者、湖北返湘定点医学观察隔离人员、全县所有医院、乡镇卫生院发热门诊、一线工作人员采样送南华大学附二医院进行核酸筛查,筛查结果可疑的还要采样送市疾控中心复核。

由于疫点都分散在离县城几十公里的乡镇村里,密切接触者也是分散而居,时间紧、任务重。为了样本能第一时间送检,他们常常是刚从乡下疫点采完密切接触者样本回来,还没来得及吃口饭又马上得去下一站,饿了就在车上拿瓶冰冷的八宝粥垫垫肚子
穿上防护服父母、孩子都放在了身后
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四位临危不惧的战“疫”“排雷兵”。
作为检验科科长的邓辉,除了统筹安排全科工作,更要亲自上阵给病人采样。偶有病人不配合,在病房大呼小叫,他还要安抚情绪、耐心开导。有时为了采到合格的咽拭子标本,邓辉尽量让采集对象舒服地坐着,而自己因为腰椎间盘突出的老毛病,以及穿着厚厚的连体防护服,不得不单膝跪着取样。
80后彭永平,作为一名微生物主管检验师,是采样组的骨干之一。有一次,她连夜将密切接触者的咽拭子标本送到南华大学附二医院检测,完成送检任务时已是次日凌晨两点多,但第二天她顶着黑眼圈又继续工作。她的丈夫在衡山县看守所工作,疫情期间必须在单位连续上班隔离一段时间。由于夫妻双双都被隔离,正处于紧张高中阶段的儿子,只能交给年迈的公婆,纵有万般的不舍,她依然没有停止抗疫的脚步,坚定地和同事们并肩作战。
李进和丈夫丁剑都在县疾控中心上班,接到抗疫命令后,他们把临近中考的女儿托付给年近七旬的母亲,投入到抗疫的第一线,住进了单位特定的隔离区。每天忙完已是深夜,看到“家长群”里女儿自觉按时上网课、写作业、背书打卡,她感到非常欣慰。每次下乡去后山片区采样收样,因为道路崎岖路程遥远,李进强忍着晕车的痛苦,有时实在忍不住下车呕吐完再继续工作。
90后的年轻妈妈胡敏,全县第一例确诊病例就是由她采样并送检的。体重仅四十公斤的她,每天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提着采样箱,穿梭在医院隔离病区、发热门诊、各乡镇密切接触者家里等高危地方,每天奋战在抗疫一线直到深夜。五岁的儿子通过微信留言,问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妈妈什么时候回来”,而她总是回答:“等妈妈打败病毒,等病人痊愈,妈妈就可以回家。”
穿上防护服,就是战士!父母、孩子都不可避免地放在了身后。疫情不止,战斗不息。明天,采样组的战士们将继续穿上防护服,投入战“疫”最前线。(编辑:陈程 责编:雷昕)
-----------------------------------------------------------------------
相关阅读
- ·唐海波:“我不是英雄,只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2020-09-10
- ·掌上快评丨口罩务必戴好,疫情面临新风险!2020-06-18
- ·来自或途经中高风险地区的来衡人员,一律隔离14天2020-06-18
- ·国家卫健委:26日新增确诊病例1例,为境外输入病例2020-05-27
- ·湖南无新增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尚有1人正在医学观察2020-05-27
- ·疫情防控最新部署!2020-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