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衡南渔鼓《三袋米》获得牡丹奖节目奖提名

  掌上衡阳客户端讯(王丹)6月21日至24日,第十一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全国曲艺大赛(余杭赛区)完美收官。在全国上报的数百部参赛作品中,经过激烈角逐,衡南渔鼓《三袋米》获得牡丹奖节目奖提名!


  ▲《三袋米》主创团队


  ▲蒋忠良正在演唱《三袋米》

  中国曲艺牡丹奖是由中国文联和中国曲协共同举办的全国性曲艺艺术专业奖项,是曲艺界的最高奖。牡丹奖全国曲艺大赛每两年举办一次,设文学奖、新人奖、节目奖、表演奖4个子项。

  衡南渔鼓《三袋米》由衡南渔鼓第六代传承人张子映、王志敏编剧,蒋忠良演唱,众多新生代演员共同参与演出。在蒋忠良“以情行腔,以腔托情”的深情演绎之下,将寒门学子成为高考状元的喜悦,以及母爱的无私淋漓尽致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6月29日,笔者见到了《三袋米》的总导演聂晶平。据他介绍,《三袋米》是张子映在病床上写的最后一个作品,手稿完成后,由王志敏进行修改整理而成。

  聂晶平说:“为了这次比赛,我们集中了很多优秀老师的力量,谭凯甲作曲、邹昆山全程指导,《三袋米》这个作品最后的呈现离不开其中任何一个人。”

  从民间而来的渔鼓有着独特的韵味,未形成规范,这让聂晶平感到传承起来十分困难。“京剧讲究吐字归音,而渔鼓却没有范式可言,全国各地都不一样,它们的调式、旋律都相差很远。”聂晶平说,作为张子映的妻子和徒弟 ,不管前路是否艰难,她都有责任和义务将衡南渔鼓传承下去。她同时呼吁年轻人能够加入他们,延续中国民族传统文化,成为衡南渔鼓传承者,让衡南渔鼓世代相传。


  ▲张兰娥

  《三袋米》由8人组合共同演绎,最年长的张兰娥今年已78岁,“知道获奖那天刚好是我的生日,这真是我收到最有意义的生日礼物了。”张兰娥提起当时的场景,不禁笑起来。


  ▲蒋忠良

  主唱蒋忠良是名“80后” ,是张子映的嫡传弟子,2004年拜入张子映门下,从事传统戏剧和曲艺行业,他不断思考新形势下的继承与创新,写下原创衡南渔鼓作品《十劝莫吸毒》《文明餐桌》等,受邀参加了众多国内知名赛事。

  “《三袋米》是师傅写的最后一个作品,故事非常动人。为了在第十一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全国曲艺大赛上唱好《三袋米》,我每天都要练习5小时以上的渔鼓。” 蒋忠良说道。耳濡目染下,蒋忠良8岁的小女儿已经会打渔鼓了。蒋忠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年轻人爱上衡南渔鼓,使非遗技艺更富生命力。 返回衡阳全搜索首页>>

-----------------------------------------------------------------------

回顶部

热点新闻

本站热图

关于我们 - 集团简介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6-2020 衡阳全搜索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闻热线:0734-8611110 广告热线:0734-8686235 发行热线:0734-8223670
版权所有 ICP证:湘ICP备1201302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80009 湘公网安备 430407020001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