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衡南:贫困户“开”无人机,喜添创收新门路
▲无人机在绿色的田野上播撒希望
掌上衡阳客户端讯(记者周瑞华) “您看!那个田边上操控无人机的小伙子叫胡光建,是我们合作社里的一位贫困户,那架正在喷农药的无人机就是我们合作社买的呢。”6月29日,烈日炎炎,在衡南县洪山镇墨江村绿油油的稻田边,当地富农农机农技种养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胡清平颇为自豪地介绍。
▲洪山镇镇长刘艳(左)与合作社负责人胡清平(中)一起为贫困户胡光建(左三)加油鼓劲
这家合作社成立于2015年4月,坚持在本乡本土发展种养产业,助力脱贫攻坚。今年,该合作社在流转的土地上种了1230亩水稻,其中大部分是优质稻,此前还种了油菜200亩;在养殖方面,养了山羊150头,土鸡3000羽 ,还承包了鱼塘养鱼,共有85亩养殖水面;在农机作业全程机械化服务方面,作业面积达15600余亩,涵盖了周边五个行政村。该合作社拥有现代化高端农机设备37台,其中高速插秧机4台,收割机14台,拖拉机12台,烘干机2组,植保无人机5台,可谓“兵强马壮”。
▲贫困户胡光建正在操作无人机
“我是1999年的,差一点就成了00后。去年从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大专毕业后,因为身体不好就没有外出打工,回村进了合作社,学会了开农机。今年,我又参加了县里组织的无人机操作培训,学会了开无人机,相当于又增加了一个创收的门路。”说着,胡光建小心翼翼地“召回”无人机,让它轻飘飘地停在马路上,他熟练地打开药箱盖子添加药水。他说,无人机、药水和油料都是合作社的,作为操作人员,他1亩地可以拿5块钱工资,一天能干100亩。收入还不错,比过去人工打农药轻松多了。5到6月,他操作无人机的收入就有六七千块,“生意”也好,周边村里纷纷打电话请他去。他说:“因为比人工打农药成本要低一大半,而且药水喷得非常均匀,可以说是又快又好。”
▲倚锄而立的传统农民与操作无人机的新一代农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这个合作社里,像胡光建一样务工的贫困户有11人,他们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或种田,或养鱼,或养鸡、养羊每人的月收入从2600至3000元不等,农忙的时候高一些,农闲的时候少一点。他们的辛勤劳动,让自己的家乡充满了丰收的希望。
-----------------------------------------------------------------------
相关阅读
- ·280秒!速览这八年精准扶贫在湖南2021-04-30
- ·“精准扶贫 三湘巨变”湖南省脱贫攻坚大型成就展“衡阳专场日”侧记2021-04-22
- ·脱贫攻坚答卷丨耒阳市长坪乡潭湖村:农村变小区,山村变景区2021-03-17
- ·挪穷窝 奔小康⑧丨耒阳导子镇罗五成:3年时间,从贫困户到致富带头人2021-01-15
- ·挪穷窝 奔小康⑥丨“上班的地方就在楼下,太方便了”2021-01-14
- ·挪穷窝 奔小康④丨衡山县:把搬迁户“扶上马,再送一程”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