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助精神残疾流浪人员寻亲返乡

    衡阳日报1月13日讯(记者胡亚华 通讯员王春光)对于邵阳市邵东市黑石铺镇坝上村14组7号的刘某英一家来说,1月8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衡阳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将她多年前走失的儿子带回了家。这是在公安部门通力协助下,利用人脸识别技术第三次帮助走失人员成功寻亲返乡,与亲人团聚。

    连日来,公安部门本着严谨态度对申报户籍的三无人员逐一采用人脸识别系统开展细致比对,这次成功寻亲并找到家人的是一位33岁的男子。早在2013年3月,该男子被市救助管理站在街头救助,在随后的交流中,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发现他完全不能与人沟通,疑似精神与智力障碍,由于无法从男子身上得到任何关于身份的信息,按照相关规定,由市救助管理站给其取名“卫江俊”之后,向当地公安部门申报户籍。


    珠晖区公安分局人口与出入境管理大队在受理申报后,利用公安部门的人脸识别技术进行比对核实,系统很快给出了近十条相似度较高的比对结果,通过查询得到的信息,公安、民政部门同步进行核实,联系到了相似度最高的李姓男子所在的派出所及村委会。“我哥智力一直都有严重缺陷,不知自己姓名、住址,已经走失了9年,一直没回来,我们家找遍了他平时可能去的地方,但寻人犹如大海捞针。”走失者的弟弟在电话里告诉工作人员,由于走失年份较长,失踪时留有的线索少之又少,时间跨度比较长,照片不能完全核实就是他走失的亲哥哥。


    “即使只是有一点相似,也不能放过希望,很可能促成一桩好事。”珠晖公安分局人口与出入境管理大队协同市救助管理站护送“卫江俊”前往其户籍所在地进行现场比对。在当地派出所和村干部的配合下,将“卫江俊”带到了核查地点,一下车,“卫江俊”就径直走向一位老人,抓住老人的手不放,老人一见到他,顿时老泪纵横,“这个老人是他的奶奶,看来就是李某友了。”村支书姜群和在场的工作人员都松了一口气。

    不一会,闻讯从地里赶回来的母亲及弟弟跑过来,一见面,三人抱成一团,喜极而泣,家人重逢后的喜悦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母亲刘某英告诉工作人员,李某友父亲几年前患癌症去世了,搭帮公安、民政部门圆了她多年的心愿,面前的这个青年就是她走失多年的亲生儿子李某友。在当地派出所和村委会的共同见证下,一家人在寻亲交接表上签字。(编辑:陈曦 责编:雷昕 三审:张文凯) 返回衡阳全搜索首页>>

-----------------------------------------------------------------------

回顶部

热点新闻

本站热图

关于我们 - 集团简介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6-2020 衡阳全搜索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闻热线:0734-8611110 广告热线:0734-8686235 发行热线:0734-8223670
版权所有 ICP证:湘ICP备1201302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80009 湘公网安备 430407020001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