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产业惠民生,全力建设“最美高新”

记者谢小青 实习生谢逢萍

    1月15日,高新区2020年工作会议召开,全面总结过去一年工作,部署2020年工作。

    回眸2019,高新区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在国家级高新区排名中快速上升,项目建设加速推进,创新实力、创新活力显著增强;展望2020,高新区将全力朝着“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和“最美高新区”的目标,加速迈进,奋力前行!

点击查看原图
▲高新区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在国家级高新区排名中快速上升(李西 摄)

    2019,“六大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

    坚持产业立区,注重经济转型,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经济指标快速增长。201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财政收入同口径增长3.46%,其中地方税收收入同比增长48.7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0%,高于全市3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5%;市场主体增长27.6%。主要经济指标普遍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多项指标稳居全市前列。

    产业发展更加活跃。技改投资增速达17.3%,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达39.7%;启动建设了14个工业(科技)地产项目,可实现年产值超60亿元,年税收超10亿元。新兴产业加速发展,十大中心已开工8个,创新中心、电商中心、产学研中心、创业中心将于2020年上半年投入使用。十大科技园已开工7个,其中,5G高端制造产业园预计5月份正式投产,年产值达20亿元,将实现衡阳集成电路芯片企业“零”的突破。

    平台公司更具实力。高新投与白沙投、衡科投成功整合,实现跨越式发展,资产规模达到433亿元,在建项目58个,完成总投资107亿元,实现收入达30亿元;高新投集团化发展步入快车道,高新南粤基金管理的产业基金规模超50亿元,科技孵化公司、高新置业公司、高新文创公司、新融创公司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

    坚持科学统筹,注重要素保障,项目建设不断加快。

    项目招商精准有力。引进杉杉集团、超威集团、美的集团、华夏幸福等500强企业5个,引进500强企业个数在全市排名第一;签约重大项目27个,总引资额260亿元。特别是2019年底,在北京成功举办“创新发展论坛暨898创新中心启动发布会”,签订了西班牙“一带一路”文化体育、肉联所中南总部、捷成数字教育等16个项目合作协议,签约投资额达39.8亿元。

    项目建设推进有力。2019年度高新区实施重点项目90个,省重点项目汽车产业新城今年上半年可全面开工建设,目前已储备对接了12个汽车产业项目;科创智谷、创新中心等15个项目已竣工并投入使用;杉杉奥特莱斯实现签约即落地、拿地即开工,今年国庆节前将正式营业。

    重点要素保障有力。强化资金保障,全年累计到位融资75.59亿元,融资成本严控在8%以下;强化土地保障,组卷报批土地14批次;强化服务保障,全力营造良好有序的发展环境、营商环境;强化政策支撑,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1+7”政策服务体系。

    坚持创新驱动,注重汇聚资源,发展动能充分激发。


    创新实力显著增强。成功跻身国家高新区第二方阵,被列为“湖南省产业园区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试点园区”;全社会RD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2.37%,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4家,企业创新实力进一步增强。

    创新载体特色突出。高新区成功获批国家大中小企业融通型创新创业载体示范基地,获得中央5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双创平台建设工作获省政府真抓实干激励表彰,在建双创平台面积达120万平方米。其中,2.0版孵化器启迪之星被评为衡阳地区唯一“A”类省级众创空间;3.0版孵化器科创智谷入驻速度领先国内绝大部分同等体量孵化器;4.0版孵化器创新中心已部分投入使用。

    创新生态逐步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奖励办法、人才引进政策、金融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政策相继出台,政策100%兑现率在工商界有口皆碑,为高新区提供巨大“虹吸引力”;举办了湖南省海归论坛衡阳分会、“百名博士衡阳行”等人才引进活动十余场,全年新引进各类人才1800余人;成立了科技企业孵化种子基金、创投基金,为初创型企业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

    坚持经营城市,注重建管结合,环境品质不断提升。


    做活城市经营文章。坚持规划先行,加快完成了城规范围外6.88平方公里控制性详细规划,实现区内控制性详规100%全覆盖;对陆家新区、南部工业更新改造区、衡州大道现代产业轴等重点片区实行最严格的规划管控,推动城市产业发展由传统粗放型向创新集 约型转变。

    做美城市建设文章。积极推进智慧城市、海绵城市建设,“硬改绿”工程为城市新增绿化带、公园绿地12万平方米,城市绿化率达45%;对太阳广场、船山公园实施提质改造,完成7个小区“三清三建”工作,高标准建设蒸水风光带,完成君昇、长胜、三泰、万家惠等6个市场标准化改造,高标准改造了27座公共厕所;加快研究智能化停车管理系统,新增停车位8000个。

    做优城市管理文章。全力推进创文创卫“一号工程”,城管执法力量深入下沉到基层一线,实现“网格化”管理全覆盖;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高新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5%以上;组建了50余支“衡阳群众”志愿服务队伍,众多市民踊跃参与文明劝导、秩序维护、卫生保洁等志愿活动;全面整治“四小”行业,规范夜市占道经营行为,高新区城市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

    坚持共建共享,注重改善民生,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民生保障更加有力。民生投入持续增加,民生类支出占财政支出97.17%以上;“民生大智慧”平台投入使用,6大类20多项民生业务实现网上办理;新增城镇就业341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达99.18%,城乡低保实现了应保尽保、动态管理;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加快构建,新建保障性住房59万平方米。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柘里渡小学、衡州幼儿园建成开学,大班额得到有效化解,南华 小学、雁鸣溪学校加快建设,今年秋季可全面招生,公办和普惠性幼儿园人数占比达72%。新招聘100名优秀教师,教师队伍持续优化;湘桂、二塘扶贫工作顺利通过省检,衡阳县七星村对口帮扶工作被推荐为全市先进进行表彰;医疗卫生条件持续改善,新生儿疾病免费筛查实现广覆盖;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生态一号美术馆、衡州交响乐团举办的各类文化活动深受市民喜爱。

    社会治理持续优化。高新公安分局正式挂牌运行,“平安高新”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推进,继续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强力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强化禁毒整治工作,社会治安环境不断优化;强化在建工程项目质量监督检查,严查超限超载,全年实现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零发生”;积极推进“网上信访”,信访“三无”工作在全省园区排名第一。

    坚持从严治党,注重效能提升,机关自身建设持续增强。

    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让初心和使命在广大党员、干部内心深处铸牢、在思想深处扎根;抓牢政治建设,从严监管党员干部,85名科级干部书面报告个人重大事项,谈心谈话覆盖至副科级干部,“廉政画像”更为精准;抓实巡察整改,强化廉政教育,举办廉洁演讲选拔赛6场,推荐的参赛选手在全市总决赛中荣获一等奖。

    全面夯实基层组织建设。市基层党建工作成绩排名前列;加强“红星云”“学习强国”“党员干部网络教育学院”等党建学习平台推广使用,实施“红黄蓝榜”制;创建社区“580”党建品牌,加大“先锋家园”建设力度,深化小区“135+”党建治理模式;新建企业党支部3个,转入11个党支部,按照“六有”标准指导企业党组织建设活动室,实现企业党组织活动阵地100%覆盖。

    不断强化干部队伍建设。注重把提高干部政治觉悟和引领发展的能力贯彻干部培养全过程,邀请多位理论专家,讲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党中央最新理论成果,选派干部参加“全省园区高质量发展”等专题培训班,成功举办“忆芳华”阅读分享会,强化理论水平,扩宽视野,加强党性修养,提高干部综合素质。

    2020,“五大推进”提升综合竞争力


    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9%以上;市场主体增长25%以上,新增市场主体5000家以上;完成征拆100万平方米以上,报批土地3000亩以上,安置房竣工80万平方米以上,建成2000套人才公寓房;新增四上企业30家以上,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0家以上,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综合排名进入第一方阵。高新投实现总资产规模600亿元以上,融资80亿元以上,实现收入50亿元以上,实现利税8亿元以上。

    全力推进产业提质,壮大综合实力。加快发展核心产业,以高端制造、信息技术、文化创意、生物医药、金融证券和现代服务业作为主攻方向,形成高新区特有的“金融+科技+服务”产业链模式;精心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培育和引进以人工智能、互联网+、先进制造、生物医药和高端服务业为代表的龙头企业,突出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加快“引进来”“走出去”步伐,大力支持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金融服务等优势产业“抱团发展”,支持镭目科技、泰豪、风顺车桥等企业实现投资倍增、产能倍增、效益倍增。

    全力推进项目提速,增强发展动力。加紧项目引进,瞄准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和民营500强,开展精准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产业集群招商,力争2020年引进500强企业10个以上,引进2个50亿元以上的项目,10个10亿元以上的项目,100个亿元以上的项目,总引资额突破300亿元;加速项目建设,重点推进5G产业园、杉杉奥特莱斯、奥瑞克电梯、高端服饰产业园、南华科技园、华夏幸福产业园、衡阳国际会议中心和国际城等重大项目的建设,确保明年竣工投产;加强项目保障,做到项目落在哪里,征地拆迁、基础设施与配套服务就跟进到哪里。推进多渠道融资,实现高新投集团化改造,尽快启动高新投上市工作。

    全力推进创新驱动,提升发展活力。加强创新平台建设,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国有资本参与设计、建设、运营双创平台,加快现有双创平台升级步伐;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金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稳定器”创业服务链条,建设创业苗圃、天使投资人、创新型孵化器相互融合的创新示范区。强化金融支撑,积极引进天使资金、风投机构、股权投资基金、产业基金等各类投资机构,促进在孵企业加快成长壮大;加强高端人才引进培养,解决好高层次人才在住房、医疗、子女就学等方面的后勤保障服务。

    全力推进城市建管,彰显高新魅力。坚持高标准建设,高标准推进陆家新区交通设施、生活配套设施、环保设施和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加快实施道路交通畅通工程,突出抓好棚户区改造,继续打造社区“三清三建”升级版,推进城市“双修”和智慧城市建设;坚持高品质管理,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坚持高水平经营,充分盘活城市资源,打造一批独具特色、功能完善的“夜经济”地标、网红“打卡地”。

    全力推进民生改善,汇聚发展合力。统筹抓好教育、医疗卫生、文化服务、就业、社会保障、住房等方面工作,尤其加快雁鸣溪实验学校、二塘安置房、华新医院改扩建和6个幼儿园等项目建设,力争新增学位5000个以上,竣工安置房面积80万平方米以上,新建5家农贸市场,真正让人民群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幼有所教、困有所扶”;确保民生投入支出占财政支出的90%以上,不遗余力地保“底线民生”;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禁毒风暴”,继续推进平安高新、法治高新建设,突出严防与严打、治理与服务相结合,努力建设最具安全感、公平感、正义感的祥和高新区。

    坚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彰显建设最美高新区的激情壮。要提高政治站位务实干,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统一到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对今年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切实推动上级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要比照全国一流园区对标干,用开放的眼光和包容的胸襟,谋发展、做决策,以全国一流园区为标杆找差距、查不足、补短板;要深入一线精准干,坚持学中干、干中学,敢于面对改革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善于在落实急难险重的任务中磨砺意志、增强本领;要上下同心合力干,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团结群众、发动群众、教育群众和引导让群众认识到建设高新区就是建设自己的家园;要守住底线廉洁干,领导干部要带头维护营商环境,构建“亲”上加“清”的新型政商关系,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浓厚氛围。(编辑:陈曦 责编:雷昕 三审:张文凯) 返回衡阳全搜索首页>>

-----------------------------------------------------------------------

回顶部

热点新闻

本站热图

关于我们 - 集团简介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6-2020 衡阳全搜索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闻热线:0734-8611110 广告热线:0734-8686235 发行热线:0734-8223670
版权所有 ICP证:湘ICP备1201302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80009 湘公网安备 430407020001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