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东县“先建后验”加速企业“落地开花”

  记者谭晓波 通讯员周健戴金

“从签订项目协议到取得施工许可证,只花了25个工作日,这在以往要花半年时间。衡东县行政审批效率太高了,为项目建设赢得了宝贵时间。”今年伊始,位于衡东县经开区的超白光伏玻璃、超薄电子玻璃项目建设现场一派忙碌,负责人曹银祥高兴地告诉记者,“先建后验”审批服务新模式让项目建设跑出了“加速度”,“从预审到开工时间比以往缩短三分之二以上。”

2019年11月28日,随着超白光伏玻璃、超薄电子玻璃项目,年产3000吨硅油、2000吨硅橡胶生产项目,吊环螺丝及吊具项目获得“先建后验”施工单,标志着衡东县在全省创新推行试行工业项目“先建后验”的审批服务新模式也随之开启。

“先建后验”即企业在通过入园预审,并与县人民政府签定正式投资协议等前期工作后,由县经开区指导项目业主提出“先建后验”申请,企业按相关职能部门要求做出相应承诺,由县行政审批局出具审批意见,可在2至5个工作日内取得县住建部门核发的施工通知单,然后即可自主依法依规开展施工,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同步实施全程跟踪服务和监管,项目竣工后进行联合验收。

“先建后验优化了审批流程,将项目开工的前置手续后移到开工后承诺期内办理,促进了项目审批提质提速!”衡东县行政审批服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先建后验,不是简单地简政放权,监管和验收将比以前更为严格。”该负责人进一步介绍,衡东县改变“重审批、轻监管,以审批代监管”的工作方式和思维定势,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主动履职尽责,全力促进项目规范建设。企业开始施工后,必须严格落实各项责任,接受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凡违反承诺的,责令限期整改,整改合格前,不得施工。经整改仍未达标的项目,终止适用本实施办法的相关规定,相关部门依法依规追究项目业主责任。

“先建后验加速工业项目落地效率,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先手棋,大大增强经济发展动能!”衡东县委书记吴伟生表示,“先建后验”虽是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新的有益尝试,却面临着协调难、风险高等多维度的考验。为此,他主动担责亲自担任“先建后验”试行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针对突出问题和现实困难,加强各方协调与跟踪指导,并相继出台了证照全程领办、服务全程跟进等措施,让改革落到实处、见实效。

“营商环境是最好的邀请函!”衡东县委副书记、县长徐志毅介绍,去年以来,该县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9个,合同引资额25.33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8个;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完成公共财政总收入13.1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1%。(编辑:陈程 责编:雷昕) 返回衡阳全搜索首页>>

-----------------------------------------------------------------------

回顶部

热点新闻

本站热图

关于我们 - 集团简介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6-2020 衡阳全搜索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闻热线:0734-8611110 广告热线:0734-8686235 发行热线:0734-8223670
版权所有 ICP证:湘ICP备1201302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80009 湘公网安备 430407020001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