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卫国:“无果”的善行更需褒扬

  作者周卫国

  这是一则暖新闻:8月14日晚,常德火车站内,一位中年男子突发疾病倒地。正准备乘车前往成都参加考试的两名医学生彭婕婷和陈家利,立即为该男子进行心肺复苏。但遗憾的是,倒地男子经抢救无效,不幸离世。两个女孩离开时忍不住抽泣起来,边走边抹泪。两人还因为救人错过了本该搭乘的列车。之后逝者家属发声致谢两名女生“你们已经做到最好了,我们非常感谢那两位女生”。

  不想,两名女生的善举却引来部分网友的“恶评”。有网友称,“次日男子家属把两名学生告上法庭,原因是两个女生没有行医资格证,这剧情怎么样。”该留言还获得了6.1万的点赞。逝者弟弟胡先生在接受采访时称,“前述网友评论不实”,表示“这是不道德的行为”。8月17日,他们已经通过微信连线,向两名施救女生表示感谢,同时也向火车站的工作人员表示感谢。

  突发疾病,医者伸手相救。但病者却不幸离世,令人遗憾,让人惋惜。虽然事件的结局不幸,但看到身边类似这样的挺身而出、见难不避的事越来越多,值得肯定。两个女大学生危急时刻出手相救,虽没能成功,但她们对相救“无果”而流下了伤心泪。想来,这泪是一种自己尽力却无助伤心的泪,是一种对生命逝去惋惜的泪,是一种高贵善良的泪。

  善行可贵,善心无价。有的时候,在对于爱心与善行上,人们有着过于圆满的期待与良好的愿望。但就结果现实而言,都是有两面的、不确定的。面对危急、伸手救人的事情上,一者是成功将人救回,另一者则是全力施救,但生命无法挽回,让人悲伤。虽然“无果”,但大爱善举仍在。

  对于爱心与善行,更多的人会认同这样的一种观点:伸手相救,结局好与坏都是可能。敢于挺身,勇于救人,是前提、是善行。只要尽力了,好与坏的后果,都是要面对和接受的。行善与善行,都不受指责,更不用苛求,绝不能被“恶搞”与“消遣”。

  8月23日晚,事情有后续消息,成都中医药大学相关工作人员回应媒体:学校拟于新生开学典礼时授予两名同学“校长特别奖”,彰显仁爱精神,以此教育广大入学新生。

  为她们的伸手相救的善行点赞,更为学校的这份奖励叫好。每一次爱心,应该得到呵护与尊重;每一种善行,都需要传播与褒奖。有首老歌唱得好:只好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间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大爱善行济天下,人间更多是美好。 返回衡阳全搜索首页>>

-----------------------------------------------------------------------

回顶部

热点新闻

本站热图

关于我们 - 集团简介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6-2020 衡阳全搜索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闻热线:0734-8611110 广告热线:0734-8686235 发行热线:0734-8223670
版权所有 ICP证:湘ICP备1201302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80009 湘公网安备 430407020001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