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季胃口好,千万别吃进传染病
记者刘臻
立秋之后,凉意扑来,人们的胃口大开。但因吃而引发的肠道传染病也随之增加。
预防肠道传染病的知识有哪些?现在请市疾控中心专家告诉您
什么是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是病原体经口侵入肠道引起感染而导致的一组传染病,粪口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肠道传染病临床表现大多数为胃肠道或所属脏器的症状,如霍乱弧菌引起剧烈腹泻(一天十余次)米泔样便,痢疾杆菌及沙门氏菌属引起的呕吐和腹泻、肝炎病毒引起的乏力、纳差、黄疸等肝脏损害临床症候群等,少数病原体虽自消化道侵入,但病变和症状却主要在中枢系统,如柯萨奇、埃可病毒等,二者且常侵犯其他非消化道系统脏器如脑膜炎、流行性胸痛症、心肌炎和心包炎等。
肠道传染病之所以在夏秋季发病率升高,其原因可能由于病原体在温度较高的水和食物中易于存活和生长繁殖;雨水较多,水的污染和饮用冷水、进食生冷瓜果蔬菜机会亦增多;苍蝇、蟑螂等活动增多都有一定关系。一般来说,大多数急性肠道传染病以儿童患者为多见,如菌痢、甲型肝炎等,这可能与儿童免疫力较弱及卫生习惯尚未养成有关。霍乱及副霍乱等烈性肠道传染病由于人群长期未与之接触,免疫水平普遍低下,一旦病菌传人,可引起成人和儿童同时大量发病。
肠道传染病如何传播?
1.经水传播病人或病原携带者的粪便、呕吐物污染水源,洗涤被病原体污染的衣物、器具、手等也可以使水受到污染。
2.经食物传播在食品的加工、运输、贮存和销售过程中,都存在被病原体污染的可能性。食品中的病原体可来自存放容器、进餐用具、手的接触、施用粪肥及被昆虫污染等。
3.接触传播通过握手,使用或接触衣物、门把手、钱币、文具等也有可能造成病原体的传播和扩散。
4.虫媒传播苍蝇、蟑螂等都能起机械搬运病原体的作用,有些病原体还能在昆虫的体内存活一段时间,甚至繁殖。
预防肠道传染病小贴士
预防肠道传染病主要是“把好一张口”,预防病从口入。做到“五要五不要”
五要:
饭前便后要洗手,
买回海产要煮熟,
隔餐食物要热透,
生熟食品要分开,
出现症状要就诊。
五不要:
生水未煮不要喝,
无牌餐饮不光顾,
腐烂食品不要吃,
暴饮暴食不可取,
污染物品不要碰。
(编辑:胡苏 责编:梁丽君 三审:张文凯)
-----------------------------------------------------------------------
相关阅读
- ·东阳渡街道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家庭医生签约义诊活动2024-05-20
- ·我市举办2024年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工作培训会2024-05-20
- ·市中心医院开展“世界手卫生日”系列宣传活动2024-05-20
- ·衡阳市第二精神病医院:为患者撑起一片温暖的蓝天2024-05-10
- ·南华大学附一医院开展庆祝“第33个国际助产士日”系列活动2024-05-10
- ·市妇幼保健院乳甲外科团队:连续成功完成3台甲状腺癌根治术2024-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