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享充电宝、共享单车齐涨价,“1元1小时”成过往
近日,不少消费者发现,许多共享充电宝品牌都出现了涨价情况,甚至部分门店涨到了8元/小时,让用户们大跌眼镜。
除共享充电宝外,摩拜、小蓝车等共享单车品牌也已纷纷涨价,与曾经提供各项优惠、抢占市场的情况大相径庭。共享经济的全面涨价是偶然还是必然?若消费者不买账,涨价是否会成一招错棋?
“借几次充电宝的钱比买一个还贵”
不知从何时起,印象中“1元1小时”的共享充电宝悄悄涨了价。
据消费者反映,顺电、怪兽充电等品牌已有部分机柜价格涨至2.5元/30分钟,即每小时5元。据央视财经报道称,有商家表示共享充电宝目前最高收费标准已达到每小时8元,主要集中在景区、口岸等人流量大、地段好的区域;而定价为每小时1元的机柜已是少数。
对共享充电宝大幅提价的情况,部分消费者表示难以接受。“如果价格普遍涨到5元甚至8元,借一次可能就得花几十元,多借几次比买充电宝还要贵,得不偿失。”消费者常小姐表示,她最近购买了便携式充电宝随身携带,已尽量不使用共享充电宝。
来电科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共享充电宝价格由综合因素影响,一般根据运维难度和成本来衡量。
谈及部分门店价格上涨的情况,该人员表示,共享充电宝并不是一刀切式的全场景提价,也没有清晰的提价轮次,但从总体上看,行业收费标准的确比之前略有提高。提价往往由多方原因综合导致,比如商家要求调高定价以获取更高的分成收入,更重要的原因还包括渠道运营成本的持续抬高。
“1元1小时”的共享经济时代已成过往
除了共享充电宝外,身处大街小巷的共享单车也经历了一波涨价。
今年上半年起,摩拜、小蓝车、哈罗等品牌先后调整了在部分地区的收费标准。以北京地区为例,小蓝单车起步价从1元/30分钟上涨为1元/15分钟,超出时长后为0.5元/15分钟。摩拜单车起步价调整为1元/15分钟,时长费调整为0.5元/15分钟。哈啰单车的新的计费规则也为1元/15分钟。有网友算了一笔账,每小时骑行最高将花4元钱,成本超过坐公交车。
对于共享充电宝、共享单车齐涨价,“1元1小时”时代一去不复返的现状,消费者们表现出了不同态度。在社交媒体上的讨论中,有网友认为,企业需要收益才能长久运营,涨价可以理解;也有网友指出,这类共享用品并非刚需,在性价比过低时就会被代替。
涨价的下一步,是盈利还是“凉凉”?
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共享经济发展年度报告(2019)》中显示,2018年我国共享经济交易规模29420亿元,比上年增长41.6%;共享经济参与者人数约7.6亿人,参与提供服务者人数约7500万人,同比增长7.1%。与此同时,2018年共享经济领域直接融资规模约1490亿元,同比下降23.2%。报告指出,经过前几年的高速发展后,生活服务领域共享经济发展速度有所放缓。
有业内观点认为,共享经济正在培养用户的消费习惯,而此时的涨价潮反映出共享经济正在走出“价格战”的初级阶段。至于消费者是否接受涨价,则取决于共享企业的服务能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如果只盯紧涨价而在服务上没有提升标准,也许反而会“凉凉”下去。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晓华表示,目前共享经济已经进入到相对理性、成熟的阶段,行业格局趋于稳定。
李晓华指出,未来共享经济或将形成更加动态、具有差异化的定价趋势。“如同网约车在高峰期、节假日的价格会实时调整一样,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等也可以根据供需关系决定具体价格。比如重大节日期间,商场、餐厅客流量剧增,使用充电宝的人数增加,那么共享充电宝的实时价格就可以随之上调;反之,工作日等需求较少的时段,价格也可下降。”(编辑:朱嘉林 责编:雷昕 三审:张文凯)
返回衡阳全搜索首页>>
-----------------------------------------------------------------------
相关阅读
- ·衡阳农发行普惠金融“接地气”2024-04-18
- ·全市金融机构龙年开局“存贷两旺”2024-03-20
- ·衡阳市“信易贷”平台授信总额突破1800亿元大关2024-01-06
- ·我市多部门共促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发放逾26亿元“保交楼”资金2024-01-05
- ·广发银行衡阳分行迁址开业2023-11-09
- ·信用生“金”,三个村庄发展之路越来越宽2023-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