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深露也重,不能随便冻

  寒露已到,气温下降,俗话说“春捂秋冻”,为了应付更为残酷的严冬,要适当“秋冻”,衣服渐渐加厚,让人体慢慢适应,以便增强身体抵抗力。但是,“秋冻”不能随便冻,科学“秋冻”才对身体有好处。

  A 这几类人不宜“秋冻”

  1.有呼吸系统疾病的

  患有哮喘、支气管炎的人,呼吸道防御能力比较差,受到寒冷刺激后,易加重咳嗽和喘息等症状。

  2.有心脑血管疾病的

  寒冷容易导致血管紧张,严重时会导致冠心病患者发生心绞痛、心肌梗塞,甚至还会使血管脆裂发生中风,引起偏瘫,危及生命。

  3.有胃病的

  胃肠道易受寒冷刺激,如果防护不当,就会使旧病复发。胃溃疡病人受冷空气侵袭后,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

  4.有“老寒腿”的

  “老寒腿”即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等骨关节病,受寒时,病人会疼痛加重,所以需要注意腿部保暖。

  5.体寒女性

  虚寒体质的女性容易手脚冰凉,这类人秋季一定要注意自己脚踝、腹部、腰部等部位的保暖,避免加重体寒,甚至疾病的侵扰。

  6.有糖尿病的

  寒冷时,肌体内很多激素水平会升高,进而使血糖升高病情加重。寒冷刺激不但会加重糖尿病,还可能加重微循环障碍,甚至诱发急性并发症。

  B 如何科学“秋冻”

  1.温度太低别冻了

  只要日照温度在15℃至20℃时,人们可以适当让身体承受一下冷的感觉,这样能起到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防御机制的作用。

  2.“秋冻”,不意味着要挨冻

  晚秋天气较凉,也不要一下子穿得太多、捂得太严,避免过多出汗,但也不能冻得打寒颤,这样不但不能增强抵抗力,反而会被冻出病来。

  3.南北方“秋冻”要区别对待

  我国南北方气候差异较大。南方秋凉来得较晚,昼夜温差变化不大,因此不必过早、过快地添衣。而北方秋凉来得较早,昼夜温差变化大,早晚气温较低时应及时增添衣物,以防着凉。

  4.有些部位不能“冻”

  “秋冻”并不是全身各个器官都要冻,有些部位,如颈部、腹部、脚部和肩膀等部位应根据气温变化注意保暖。 (编辑:王丹 责编:雷昕 三审:张文凯) 返回衡阳全搜索首页>>

-----------------------------------------------------------------------

回顶部

热点新闻

本站热图

关于我们 - 集团简介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6-2020 衡阳全搜索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闻热线:0734-8611110 广告热线:0734-8686235 发行热线:0734-8223670
版权所有 ICP证:湘ICP备1201302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80009 湘公网安备 430407020001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