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三季度,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多增47亿元
衡阳日报11月20日讯(记者张建新 通讯员蒋俊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较高、贷款期限短,普惠贷款期限与小微企业生产周期不匹配这些问题制约着民营小微企业融资。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人民银行衡阳市中心支行坚持党建引领、政策引导,精准滴灌民营小微企业。
三季度末,全市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33.2亿元,同比增长16.8%,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3.6个百分点。1-9月,全市小微企业贷款新增49.2亿元,同比多增47.6亿元。

五类问题清单促进解决方案落地
改善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是市人行主题教育调查研究的重点,也是找差距、解难题的重点。该行一把手带头深入白沙、松木、各县市工业园区进行摸底调查,班子成员实地走访163家中小微企业,收集反映金融服务及融资方面问题37个。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的问题大致有这么些,比如部分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仍然过高、贷款期限普遍过短、续贷手续不便捷等。”市人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还有诸如小微企业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不足,目前仍以抵押担保贷款为主,担保难、抵押难、增信难问题比较突出。针对这些问题,该行分门别类,建立“抵押物不足、经济不景气、环保评估严、审批时间长、贷款利率高”等五类问题清单,逐一建立工作台账,加速制定解决方案,明确了责任机制,逐步解决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
“首问负责制”提升服务民营小微企业水平
在市人行的这场大规模调研中,企业普遍反映最直接的问题是金融机构与企业双方信息不对称、不共享。为打通这层壁垒,该行将人民银行、各相关部门从上至下一系列文件以及辖内17家金融机构86种信贷产品汇编成册,印制2000份,发放至广大企业。
同时,该行创建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简报,不定期通报工作进度,推介信贷产品创新等工作经验,介绍典型案件,督促金融机构落实落细小微金融政策。还通过开展民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提升年活动,推动小微企业金融示范窗口创建活动,并实行金融咨询员制度和首问负责制,不断提升服务民营小微企业金融水平,推动民企小微金融服务“零距离”,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今年来,该行累计组织银政企面对面座谈会、对接会、政策宣讲会37场,走进园区11个,参与金融机构达60家次,通过这些活动,不断提高了民营小微企业对于金融支持政策的知晓度。
行长联席会议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对于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该行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工作思路,发挥窗口指导作用,每季度组织辖内金融机构召开行长联席会议,既讲成绩,又讲问题,既讲“普通话”,又讲“地方话”,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以实际行动为实体经济健康发展注入金融血液。
通过政策引导,灵活运用支农、支小、扶贫等政策支持再贷款,再贴现、常备借贷便利、定向降准、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工具,两年内累计发放再贴现金额57.51亿元,涉及小微企业120多家,发放再贷款24亿元,降准释放资金36亿元,全部用于民营小微的信贷资金需求。
结合衡阳实情,该行积极建议完善担保体系,整合工商、税务、海关、经信、水务、电力等部门信息,充实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平台,在金融系统实行民营小微企业的商业银行“主办行”制度,不断探索建立“风险补偿基金+支小再贷款+园区小微企业+主办行”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模式,努力实现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扩投入、优服务、降成本、可持续的总体目标。
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全市小微企业贷款户数3440户,较年初增加525户,9月衡阳市新发放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为6.05%,较年初下降0.16个百分点。民营小微贷款“量升、面扩、价降”态势逐步形成,小微企业、民营企业金融服务的获得感、满意度不断提升。(编辑:邓灵 责编:雷昕 三审:张文凯)
-----------------------------------------------------------------------
相关阅读
- ·衡阳农发行普惠金融“接地气”2024-04-18
- ·全市金融机构龙年开局“存贷两旺”2024-03-20
- ·衡阳市“信易贷”平台授信总额突破1800亿元大关2024-01-06
- ·我市多部门共促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发放逾26亿元“保交楼”资金2024-01-05
- ·广发银行衡阳分行迁址开业2023-11-09
- ·信用生“金”,三个村庄发展之路越来越宽2023-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