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电商平台仍在卖电子烟,禁令为何难以落实到位?

  为进一步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电子烟侵害,加强电子烟市场监管,11月1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电子烟侵害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通告》要求各类市场主体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敦促电子烟生产、销售企业或个人及时关闭电子烟互联网销售网站或客户端,电商平台及时关闭电子烟店铺并将电子烟产品及时下架,旨在进一步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电子烟侵害。

  不过,有调查发现,电子烟网售禁令发布两日后,多家电商平台仍在售卖电子烟产品,多款品牌甚至高调搞起了“双11”大促销。

  电商平台仍“顶风”销售

  截至2日下午,记者仍能在天猫、淘宝、京东、拼多多、苏宁易购等电商平台搜到电子烟产品,几乎涉及IQOS、Juul、Rlex悦刻、IJOY爱卓、MOTI魔笛、卡瑞尔gippro等市面上所有主流电子烟品牌,不少品牌还醒目地标注上参加“双11”促销活动的字样。

  为何明明有“即日起敦促”的通告,电商平台仍“顶风”未下架?对此,记者询问了阿里、京东、拼多多及苏宁易购平台,发现各大平台的态度均十分暧昧,彼此颇有“默契”地选择保持沉默,没有做出公开回应。

  “通告针对当前互联网向未成年人宣传、销售电子烟的现象进行明令禁止,从渠道上堵住了未成年人购买电子烟的重要源头,降低了电商平台对未成年人吸食电子烟的宣传诱惑,也客观上提醒了市场应谨慎对待电子烟产品。”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盘和林表示,互联网禁售电子烟是强化规范的重要一步,但电子烟市场的蛋糕之大,让各大电商平台即使在措辞严厉的通告发出后,仍显得“恋恋不舍”,迟迟不肯下架电子烟。

  电子烟存在安全隐患和健康风险

  电子烟是一种特殊的烟草产品,一般由烟油和烟具组成。烟油主要由烟碱(尼古丁)制成并通过电子烟具将尼古丁以及各类添加剂雾化后供消费者吸食。

  很多电子烟企业以年轻人作为互联网营销的重点,用“帮助戒烟”“健康无害”等违背客观事实的宣传误导消费者。但事实上,多数电子烟在原材料选择、添加剂使用、工艺设计、质量控制等方面随意性很强,存在不安全成分添加、烟油泄漏、劣质电池等严重质量安全隐患。

  特别是一些电子烟企业为了提高产品的吸引力,随意添加各类添加剂以改变电子烟口味和烟油颜色,市场乱象丛生,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据调查,国内电子烟市场以网络销售为主,电商平台、社交平台、直播平台以及电子烟企业的对外销售网站等是电子烟销售的主要渠道。此外,电子烟零售实体店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等违法违规行为也屡见不鲜。(编辑:王子民 责编:李少华 三审:张文凯) 返回衡阳全搜索首页>>

-----------------------------------------------------------------------

回顶部

热点新闻

本站热图

关于我们 - 集团简介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6-2020 衡阳全搜索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闻热线:0734-8611110 广告热线:0734-8686235 发行热线:0734-8223670
版权所有 ICP证:湘ICP备1201302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80009 湘公网安备 430407020001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