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化金融服务助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者:蒋国政
“金融要为实体经济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再次为金融工作明确重点、指明方向。
作为央行派出机构,人行衡阳市中心支行(以下简称“市人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履职尽责、积极作为,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夯实基础设施等重点,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为全市经济发展贡献金融新动能。
贯彻稳健货币政策要求,助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年初的人民银行工作会议明确,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松紧适度,主要体现为,在保持总量合理增长的同时,坚决不搞大水漫灌,要更加注重结构优化,破除无效供给、提升资金使用效率,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按照以上工作要求,市人行将重点做好以下信贷服务工作:一是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用好宏观审慎评估、定向降准、再贷款、再贴现、抵押补充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引导辖内金融机构信贷投放合理增长。一月份全市贷款新增75.4亿元,同比多增34.5亿元,贷款余额及增量均居全省第一(长沙除外),实现首月开门红。二是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充分发挥信贷、债券、股权融资“三支箭”作用,推动落实“几家抬”工作机制,不断完善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缓解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用好管好再贷款、再贴现等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对民营、小微企业实施精准滴灌。今年初,市人行共释放流动性12亿元,更好地满足小微、民营、涉农企业贷款需求。全市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由上年末的8.32%下降至1月末的6.41%,降幅达22.96%。三是做好金融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按照“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继续围绕争当承接产业转移领头雁、加快打造千亿产业集群、乡村振兴等发展战略,推进落实制造业重点企业“白名单”制度,重点支持军民融合、有色金属、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等千亿产业集群,为全市“1113”重大项目推进计划提供金融支撑。四是推进乡村振兴服务工作。落实《衡阳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重点围绕打造“中国油茶第一强市”“一县一特、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建设等目标,引导金融机构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更好地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金融需求。
强化风险防范,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近年来,市人行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监测机制、优化管理手段,为全市金融稳健运行做出了应有贡献。但面对复杂的经济金融形势,依然要强化底线思维,进一步加强风险监测,对金融风险做到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把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工作落到实处,为全市经济发展营造稳定、安全的金融环境。
市人行将持续强化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风险、影子银行风险、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互联网金融风险、非法集资风险等重点领域的排查力度,切实摸清真实风险底数,防患于未然。通过央行评级、存款保险核查等手段,紧盯法人机构经营风险,加大早期纠正力度,协助做好压降不良贷款和防范票据案件风险的应对处置工作。加强大型问题企业风险监测,督促辖内金融机构严格执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对高风险区域、高风险金融机构加强风险提示。全面加强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体制机制建设,进一步完善反冼钱现场监管和非现场监管机制,加强重点领域反洗钱监测、调查和线索移送工作,推动洗钱犯罪立案起诉宣判。做实存款保险早期纠正功能,推动落实“机构自救、行业互助、监管履职、政府帮扶”防控措施,推动地方政府、监管部门、金融机构等有关方面形成合力,共同防范化解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金融基础服务质量
深化支付领域放管服改革。全面取消企业账户开户许可,加强政策宣传和舆论引导,督促商业银行做好业务流程调整、系统改造,严格银行账户事中事后监管,做到放得开、管得住,让企业、市场满意。扎实推进移动支付便民工程建设。
优化货币金银管理和服务。抓紧完成区域发行库搬迁,充分发挥区域发行库作用,优化现金供给。进一步做好南岳现金服务示范区创建工作。进一步推进银行业金融机构现金机具升级,全面落实换零兑残“首兑责任制”,提高现金服务水平。
提升经理国库水平。坚决守住国库资金安全和系统运行安全“两条底线”,改进代理支库的管理,进一步提升国库服务质量和国库资金运行效率。
加强征信市场管理。按照“政府+市场”双轮驱动模式,全面推进中小微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依托动产融资服务平台,推进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发展,优化征信服务有效供给。
推进外汇管理改革。深化外汇管理“放管服”改革,推动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微观监管”管理,统筹平衡好“强监管”与“促便利”之间的矛盾。落实外汇行政许可“一站式”服务,做到“让企业最多跑一次”。
加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创新金融知识普及方式,持续推进金融知识纳入湖南国民教育体系试点工作。加强金融违法违规广告和金融营销宣传行为治理。持续发挥衡阳市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协会的纠纷调解作用,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作者系中国人民银行衡阳市中心支行党委副书记、副行长(主持工作)](编辑:王丹 责编:雷昕 三审:李少华)
返回衡阳全搜索首页>>
-----------------------------------------------------------------------
相关阅读
- ·衡阳农发行普惠金融“接地气”2024-04-18
- ·全市金融机构龙年开局“存贷两旺”2024-03-20
- ·衡阳市“信易贷”平台授信总额突破1800亿元大关2024-01-06
- ·我市多部门共促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发放逾26亿元“保交楼”资金2024-01-05
- ·广发银行衡阳分行迁址开业2023-11-09
- ·信用生“金”,三个村庄发展之路越来越宽2023-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