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州农商银行:创新产品播撒“信贷甘霖”

记者张建新

  衡阳县三湖镇是当地第一大产粮区,素有“衡阳粮仓”的美誉。种粮人多、种粮面积大,少不了与银行打交道。如何结合区域特点,走出一条服务“三农”的新路子?衡州农商人一直在思考。

  “粮食收购企业做担保,我是贷款人,贷得的款项直接付给卖粮人。一方面解决了我无抵押无担保的贷款难,另一方面又能让卖粮人踏踏实实拿到辛苦钱,可谓一举两得。”三湖镇上的“全国种粮大户”王水斌如是说。


  ▲多年合作下,盛义健和王水斌成了好伙伴

  王水斌所说的是衡州农商银行三湖支行推出的创新产品“产业链”贷款,即与粮食产业链核心企业角山米业合作,向与之长期合作并签订合同的贷款人发放贷款。该支行目前已向王水斌发放此贷款两次,授信高达400万元,这是他之前没想到的。

  说起与衡州农商银行打交道的由来,王水斌的思绪飘到十多年前。那是2006年,在外打工的王水斌厌倦了漂泊的日子,眼见国家对农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决定回乡下守着农田做文章。起初,他想的是买辆拖拉机来跑运输,差了点钱就向三湖支行借,该支行为其发放5000元信用贷款。2008年,他当选为该镇福城村主任,对农业政策愈加熟悉,一口气承包了隔壁杨林、龟石两个村800亩的水田种植水稻。眼见其一心扑在农田上,三湖支行逐渐将其授信额度扩大至2万元、5万元。次年,王水斌将承包面积扩大至11个村,涵盖3000亩,授信跟着水涨船高,但受政策限制也止于100万元。

  三湖支行现任行长盛义健是2015年到任的,了解到王水斌有更多信贷需求后,琢磨着如何能帮上他。既然从贷款人身上没有突破的可能,何不在产业链上做文章呢?他把思路跟领导汇报后,即刻获得支持。

  “主要是收粮时需要,比如7月收夏粮,10天就要收完,时间紧,资金需要量大。”王水斌清楚记得,2017年使用“产业链”贷款时,大家都是试水的心理,放了200万元。2018年,400万元额度全部用光。今年,将视收粮情况而定。

  种有300多亩水稻的农户廖新平对此贷款产品认同感也较强。他说,多年前,收割的粮食多由粮食经纪人提袋子上门收购,有钱就给,没钱就赊,导致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产业链”贷款能让农民分分钟“粮从手中出,钱从卡中入”,惠及当地1000余户农户。

  如今,由个人担保+企业担保的组合方式,王水斌在三湖支行单笔贷款最高达500万元,能基本满足其贷款需求。值得一提的是,十余年来他与三湖支行有100多笔业务往来,无一笔逾期记录。

  “创新产品能带来生机和希望,创新的脚步不能停。”盛义健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前不久,他又思索出一个新品种“老乡贷”,意在利用商会这一平台,统一做贷款审查,让那些经营地不在衡阳县、信用程度高的、在外地银行办贷受阻的老乡,能享受到本土银行的“定制服务”。该产品具有办理程序简单、利率优惠、抵押形式多样化等特点,正在该支行试点推行,目前已通过一笔1500万元的额度申请,还有3家正在联系。

  衡州农商银行董事长梁新斌介绍,近年来,该行把抓创新、促改革作为补齐短板的第一动力,不断创新信贷产品,强化内部管理,为县域经济发展做贡献。该行现辖63家营业网点,在衡阳县金融机构中支农力度最强,目前涉农贷款余额37.5亿元。(编辑:胡苏 责编:李少华 三审:张文凯) 返回衡阳全搜索首页>>

-----------------------------------------------------------------------

回顶部

热点新闻

本站热图

关于我们 - 集团简介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6-2020 衡阳全搜索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闻热线:0734-8611110 广告热线:0734-8686235 发行热线:0734-8223670
版权所有 ICP证:湘ICP备1201302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80009 湘公网安备 430407020001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