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祖传《康熙字典》逾百年,一家三代都爱读书

衡阳日报讯(通讯员刘欣荣 记者唐翔)6月9日,衡阳县界牌唐福村80岁的曾繁梅老人从家中红色木箱里拿出一套充满历史感的《康熙字典》,他说:“这是自己父亲留下的,距今已有100多年了。”
这套充满历史感的《康熙字典》,共六本,四眼线装,32开,六本封面上依次书有“总目子丑集”“寅卯辰集”“巳午集”“未申集”“酉戌集”“亥集备考补遗”字样。整套字典为蜡字版土黄色,部分书皮略有破损,里面的字迹非常清晰,整套字典泛着古色古香的味道。据曾繁梅老人介绍,父亲很喜欢读书,祖传的这套《康熙字典》是父亲在衡阳县渣江镇长岭村购买的。父亲在他5岁的时候眼睛就失明了,自己虽然上学不多,但受到父亲的影响也很喜欢读书,遇到不认识的字就会去翻翻这套字典。
“小时候觉得这套字典里有宝!”曾繁梅的大女儿笑着说,从小就知道父亲把这套字典视若珍宝,平时不能随便翻阅,只能在父亲的准许下才能打开箱子翻阅这套字典。父亲的对字典的爱惜也激起自己与妹妹弟弟的兴趣,大家总觉得里面有什么“宝贝”或“秘诀”,都想把里面的繁体字“宝贝”认懂,有时还仿写里面的繁体字。在“宝贝”字典的吸引下,老人的几个儿女不仅认识很多的繁体字,学习成绩也都非常优秀,如今研究生毕业的弟弟早已经能通读这本字典了。
据了解,《康熙字典》是公元1710年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历经六年集体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字典共收录47035字,分为214个部首,共12集,每集再分上、中、下三卷,后出字书编者多奉之为圭臬,是研究中华文化的重要参考文献之一。
曾繁梅表示,《康熙字典》是父亲给自己的家传“宝物”,也是自己给后辈的家传“宝物”,希望后辈们多读书,一代比一代强。(编辑:唐锦 责编:李少华 三审:张文凯)
-----------------------------------------------------------------------
相关阅读
- ·衡阳“两客”智能监管综合考核排名全省第一2021-04-23
- ·船山大道分段封闭改造施工2024-05-23
- ·两条公交线路优化调整2024-05-23
- ·高岭小学9月开始招生2024-05-23
- ·衡阳抗战纪念馆,喜添新藏品2024-05-23
- ·市生态环境局开展“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活动2024-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