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我们都是追梦人】之山沟里蹚出致富路

  “沟口”,村如其名,坐落在丘陵地带,坡陡地薄,村情用一个字就能概括“穷”。

  王诗振却不这么认为。身为市委统战部驻卧龙区潦河坡镇沟口村第一书记,他眼里看到的是村里的困难,心里盘算的是脱贫的门路。“办法总比困难多。找对路子,抓准方子,脱贫这个难题肯定有解!”王诗振有信心,也有决心。


  2017年11月,王诗振主动请缨,从市海外联谊会综合办主任的岗位上赴任沟口村。安顿好行李,王诗振马不停蹄,挨家挨户开始摸底。


  “带着感情走访,才能打开群众的心门;带着问题走访,才能找准破题的方法。”一个半月的时间,王诗振走遍了沟口村18个村民小组,面对面走访了37户92名贫困群众。“村里有加工肠衣的技术,有发展养殖的场地,还有充足的劳动力”一番调研下来,王诗振有了底气。


  富不富,看项目。肠衣加工是沟口村的传统产业,村民有技术,购销有门路。王诗振和村“两委”一班人广泛征求技术人员和合作方的意见,先后引进资金26万元,把村里的闲置场地改建了两个肠衣加工扶贫车间,让30多名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每人每月纯收入1300元以上。

  村里花生秧、秸秆存量巨大,是良好的饲料原料。王诗振引导群众利用移民项目发展资金建起了3个养羊场,如今养殖规模已达400只。

  王诗振还协调专项资金近60万元,在沟口村小学、村部和文化大院屋顶各建立了一座光伏电站。仅此一项,村集体每年又多了7.5万元收入。

  脱贫攻坚,核心是精准,关键在落实。贫困户各家有各家的难处,王诗振坚持因户施策,确保惠民措施落地见效。

  贫困户赵德文夫妻二人患病,家里还有三个学生,王诗振为他家量身定制了脱贫计划,协调扶持资金种了5000袋香菇,一家人每年有了7000多元稳定收入,2018年成功脱贫;贫困户艾广恩一间土坯房住了十几年,房顶漏雨、墙体风化,村里为他申报了危房改造项目,重建了20平方米的新居;贫困户生浚山的妻子患了病,村里为她办理了慢性病卡,落实了每月的生活、护理补贴经过不懈努力,沟口村2018年脱贫13户44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6%,贫困户实现了户户有产业、人人有收入。

  扶贫,第一书记当仁不让;抢险,王诗振也冲锋在前。2018年3月28日凌晨,沟口村大棒山突发山火,王诗振拖着走访贫困户时扭伤的脚踝,一瘸一拐组织村里干部群众上山灭火。衣服破了,手也烧伤了,王诗振始终战斗在火势最猛的地方。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奋战,大家终于扑灭了山火,避免了集体财产更大的损失。

  如今的沟口村,宽敞的道路村村通,路灯用上了太阳能,路边修好了排水渠,各处配齐了垃圾桶仅2018年,王诗振就为村里协调建设公益性项目10多个,沟口村的村容村貌、户容户貌大大改善。王诗振带领的驻村工作队在卧龙区2018年年度考核中排名第一,他本人也被评为潦河坡镇“最美第一书记”。

  扶贫,既要扶“智”、又要扶“志”。“春节快到了,我们要抓住这个好机会,组织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并对村里的脱贫先进户进行表彰,树典型,扬正气,为新一年鼓足精气神、打下好基础。”王诗振说。 返回衡阳全搜索首页>>

-----------------------------------------------------------------------

回顶部

热点新闻

本站热图

关于我们 - 集团简介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6-2020 衡阳全搜索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闻热线:0734-8611110 广告热线:0734-8686235 发行热线:0734-8223670
版权所有 ICP证:湘ICP备1201302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80009 湘公网安备 430407020001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