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沟开花洋芋开出绚丽“科技花”


  播下种子,就播下了希望。2月末,昆明市东川区李子沟村的开花洋芋已开始播种。“今年准备扩大云薯921试验示范,与企业合作执行好基层科研专家工作站项目,对开花洋芋的科技支撑不能断线。”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马铃薯研究中心副主任杨琼芬研究员寥寥数语,擘画出今年李子沟开花洋芋的科技路线图。


  口感好、糯性好、洋芋风味浓,两度受到央视《焦点访谈》栏目关注的李子沟开花洋芋近年来声名鹊起。然而,品种退化严重、亩产量低等“瓶颈”,却严重制约着开花洋芋“长大长壮”。“开花洋芋老品种种植30余年,种性退化严重,对马铃薯晚疫病的抗病性几乎为零,许多成熟洋芋中存在黑斑、病斑,休眠期较短容易发芽,而且产量低,平均亩产仅700公斤。”昆明八角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说,因李子沟开花洋芋容易发芽和薯块长黑斑,进入省外市场的洋芋往往遭遇退货,不寻找到新的替代品种,李子沟开花洋芋品牌做不大,也难以走远。


  摸清“症结”,2016年当地相关部门到省农科院经作所寻求技术支持,经作所免费对开花洋芋进行脱毒,还生产10万粒原原种提供给农户进行换种种植。2018年,科技支撑持续加大,杨琼芬研究员带领团队沉下身子,扎根李子沟,在品种优化、有机栽培技术、绿色防控技术和开花洋芋的内在品质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研究,着力破解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


  开花洋芋为什么产量低、品质好?一年多来,杨琼芬等专家探明了开花洋芋品质优良的机理,筛选出开花洋芋的替代品种“云薯921”,建立了开花洋芋基层科研专家工作站。特别是“云薯921”,在当地试验示范中亩产量达到2吨多,在东川开花洋芋食味评价活动中,在16个样品盲评中排名第三,食味最接近开花洋芋。


  全村223户村民中有168户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海拔2600米以上,山高路远,交通不便,李子沟村脱贫的最大希望就是自产农作物开花洋芋。经过科技支撑和品牌包装,开花洋芋从原来每公斤0.8元至1元,逐渐卖到了目前的四五元,村民种洋芋的收入大幅增加。

  “一是筛选替代品种,二是扩大试验示范,三是加快品种推广。”在杨琼芬心中,早已勾勒出科技助力脱贫攻坚的“三部曲”。科技浇灌下,李子沟开花洋芋更加绚丽多姿。(编辑:唐锦 责编:雷昕 三审:李少华) 返回衡阳全搜索首页>>

-----------------------------------------------------------------------

回顶部

热点新闻

本站热图

关于我们 - 集团简介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6-2020 衡阳全搜索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闻热线:0734-8611110 广告热线:0734-8686235 发行热线:0734-8223670
版权所有 ICP证:湘ICP备1201302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80009 湘公网安备 430407020001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