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小莉的“足下”生涯
记者李建平 实习生黄燕
作为一家专业修脚店面的主要负责人,吴小莉最近是又喜又忧。
喜的是12月8日,经过精心筹备的第四家修脚店顺利、如期开业了,她的“连锁店”梦想又向前跨越了一大步。

忧的是两个多月过去了,自己因车祸受伤的右手,康复效果仍不理想,目前还无法从事修脚、治脚工作。这对因病致残的她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也让许多慕名而来的顾客失望不已。
“我从事这个职业已有30多年了。一路走来,非常感谢众多好心人的支持与帮助。也正因为这样,我才会把这项职业当作事业,一见钟情从一而终。”日前,在石鼓区环城北路一家整洁而雅致的店面内,吴小莉同记者聊起了她的“足下”生涯。
吴小莉祖籍在常宁市洋泉镇,系市内一家改制企业的退休人员。上个世纪80年代初,吴小莉高中毕业后,在衡阳市一家企业参加工作。性格倔强的她,并不满足于厂里那点“死工资”,萌生了“外出创业、自己当老板”的念头。
说干就干。1982年,吴小莉怀揣梦想,辞去工作,只身一人踏上了去福建的火车。到达福州后不久,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开始接触修脚、按摩这一行,并凭借自己的勤奋好学很快掌握了相关技术要领。在当地一位好心人的帮助下,她迅速开起了自己的专业修脚店,经营逐渐走向正轨,生意也越做越大。没过多久,原本十几平方米的小店就拓展成四层楼的门店。她也在这座城市安家、在这个行业扎根,一干就是20余年。
2008年,正当吴小莉沉浸在事业带给她的喜悦时,丈夫和她离婚了。其后,年事已高、病痛缠身的父母思女心切,也多次要求她回家团聚并照料他们。一番思索后,她毅然转让了当时生意正红火的店面,回到衡阳的家中。
回家后不久,吴小莉父亲因病情加重、瘫痪在床,基本上靠她照料。2009年的12月,吴小莉在医院检查时,被确诊为脑动脉血管瘤,要马上住院动手术。所幸的是,手术非常成功,吴小莉“捡回”了一条命。但面对巨额的医药费和后期治疗费,她犯了愁。2011年2月初,听朋友介绍,市区一家修脚店的老板准备低价转让门店回家过年。二话不说,她立刻拿出两万元接下这家店。这是吴小莉回到衡阳后开的第一家店。
当初,吴小莉的父母亲和兄弟姐妹都认为修脚、按摩这一行“低人一等”,劝她做点别的,但她不顾家人的反对,依然坚守自己的“老本行”,一干又是9年。据吴小莉粗略统计,从业30多年来,已有2000多名深受“足下困扰”的人,在她的帮助下,重新实现“足下生风”。
创业始于“足下”,奋斗成就梦想。从辞掉工作外出闯荡、创业,到返回家乡再次创业,吴小莉一直以坚强的意志和拼搏的精神,稳步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衡阳的第一家店子开张时,店里只有她和弟媳两名员工。随着良好口碑的流传和经营思路的调整,吴小莉的生意不断做大做强,安置就业人员也日益增加。目前,她已拥有4家店面,员工人数达21名。
吴小莉告诉记者,现在还是有不少人用“有色眼镜”看待修脚行业。她想通过自己微弱的力量,改变一些人对这个行业的偏见,也希望吸纳更多的人加入,帮助他们学得一技之长,在服务社会的同时自力更生。
为回报社会,宣传健康理念,从2015年起,每年的“重阳节”成了吴小莉的免费服务日。她连续五年上门给夕阳红老年公寓的老人修脚,“很多老年人对修脚有需求,一般老年人年龄大了,自己没法用指甲刀修剪,就由我来为他们服务。”此外,从2018年起,她还会定期前往衡阳县大安乡,免费为当地的残疾人、低保户修脚,受到了当地人的热情欢迎。
“每当看到顾客因解除脚部痛苦而流露出的轻松神情,我的职业成就感也会油然而生。”吴小莉说,“但作为一名自主创业的残疾人,我现在还有一些困惑与无奈,希望政府相关部门能给予更多的关心与帮助,让我们能够早日走出困境,更好地实现梦想、回报社会。”(编辑:邓灵 责编:雷昕 三审:张文凯)
-----------------------------------------------------------------------
相关阅读
- ·衡阳“两客”智能监管综合考核排名全省第一2021-04-23
- ·船山大道分段封闭改造施工2024-05-23
- ·两条公交线路优化调整2024-05-23
- ·高岭小学9月开始招生2024-05-23
- ·衡阳抗战纪念馆,喜添新藏品2024-05-23
- ·市生态环境局开展“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活动2024-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