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承健:万里援疆情,白衣秉丹心

记者刘臻 实习生邹非凡

  肩负重托,远赴边疆援医;情系病患,践行医者使命。

  衡阳至鄯善县,3000多公里的漫漫长路,有了一份热情才显得不漫长,有了一份信念才显得更有担当。2017年2月,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的贺承健告别家乡,来到吐鲁番市鄯善县人民医院进行援助。

  “我要做一个患者需要的医生。”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是贺承健援疆的初心。

点击查看原图
▲当地患者给贺承健送锦旗

  倾囊相授知识,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春节刚过,贺承健就作为衡阳市第八批援疆专家,来到了鄯善县人民医院,虽然心里早已有准备,但医院的现状还是让他吃了一惊,“医院的规模说不上小,基础设施也比较完善,但是人才奇缺,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也是非常的短缺,基本没有抢救危重病人的经验。”

  当地患者对鄯善县人民医院医疗技术不太认可,重症学科只有十六个床位,大部分病人都转省会治疗,造成了医院有病不敢放手治的局面。怎么样取得鄯善县老百姓的信任,增加医院的就诊率,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此,贺承健心有妙招,他将自己根据资料整理的《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重症医学科临床工作手册》一书及ICU常用评分表卡片带到了鄯善县人民医院ICU,与医务人员共同学习,其涵盖了重症监护室评分、常用药的规范用法、抢救流程等工作制度。

  “中心静脉穿刺的适应症、禁忌症是什么?根据患者情况如何选择锁骨下静脉还是颈内静脉穿刺?”手术中,贺承健对当地医生们倾囊相授;病房外,他积极参加“湘疆学堂”的授课,每个月通过教学查房、疑难病例讨论、学术讲座等方式提高县医院和部分乡镇医院医务人员对危重病人的急救技术水平。

  到鄯善县人民医院仅一周,在贺承健的带领下,重症医学科就顺利开展了盲插鼻空肠管技术、床旁内镜下经皮胃造瘘术两项新技术,不仅填补了重症医学科技术空白,而且进一步提升了科室对各类复杂、疑难患者及时、有效的处置能力。随后的一年半里,在贺承健的认真教授下,医院的中心静脉置管同比增长542.42%,气管切开术增长800%,几乎是每个病人均进行持续有创血压监测,数据同比增长1700%,自2017年9月接管电子支气管镜开始,累计完成支气管镜检查100余次,最多时一个月接近30次,重症医学科每个医师均掌握了中心静脉置管术,极大地提升了医院的医疗水平,留下了一只带不走的医疗队伍,长久地造福当地人民。

  医者仁术,为每一位患者精心治疗
点击查看原图
▲贺承健(右二)带领当地医生进行教学查房

  2017年7月,一名患者因“高温下劳作时突发神志不清”被送入鄯善县人民医院。患者发生症状后,迅速出现肝、肾、呼吸、凝血、心功能、中枢神经、消化系统等多器官功能不全,情况急剧恶化。当时贺承健正在休假,接到救援的电话后冷静地指示继续予大剂量输注冷沉淀改善凝血功能,随后抓紧时间赶回医院。

  担心患者随时都有大出血的风险,入院第三天在贺承健的指示下,为患者置入了鼻空肠管,启动了肠内营养,患者出血的情况有所回转,但仍处于昏迷状态,不能自主咳嗽咳痰,而气管插管有可能导致的并发症风险在逐渐增加。经过一系列缜密的思考,在第六天他果断为患者实施气管切开术,术后,患者意识逐渐好转,咳嗽咳痰内能力逐渐恢复,在医院的治疗下成功康复。

  “贺医生,亚克西!(谢谢)”患者苏醒后的短短几个字,既道出了鄯善县人民最诚挚的心声,也是对贺承健最直接的肯定,而步履不停地服务于群众,救治病人,早已融入他的日常生活之中了。

  随着治愈的病人数量的增多,慕名而来的患者也越来越多,贺承健一直本着最大的努力去为患者排忧解难。2017年重症医学科业务增长近35.94%,最多的一个月增长达到88.67%,科室业务量在2018年上半年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同期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较前明显提高。同时科室药品比例、耗材比例大大降低,在担任受援单位科室主任期间,科室未发生一起违法犯罪和因科室的原因导致的医疗事故和纠纷。

  这些努力实实在在提升了老百姓的福祉,不仅切实降低了老百姓的负担,还提高了各类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鄯善县人民医院的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大大提高,让很多以前需要到乌鲁木齐转治的患者在本地就可以享受到一流的医疗服务,让老百姓享受到看病不出县的良好待遇。

  把患者的需要放心里,把群众的需要放心上

  带着沉甸甸的责任和庄严的使命,没有等待,没有迟缓,更没有毫无意义的感叹。从到达新疆的第一天开始,贺承健就没有把自己当作外人,在救治病人、传授医术的同时,贺承健也积极参与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用自己那颗滚烫的心去帮助当地的贫困群众。

  帕丽古丽热合曼是一名成绩优异的六年级学生,家里靠种葡萄营生。贺承健在“红石榴”结对子认亲活动中,与这个和自己小孩同岁的小女孩结对认亲,向她伸出援手,不仅为其捐款,购买食品、衣服等日常生活用品,与县医院同事到结亲对象家里走访、慰问,还十分注重孩子的精神世界,为她购买《中华上下五千年》等优秀文学作品,鼓励帕丽古丽学习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贺承健的小孩得知父亲的暖心之举,还写了一幅“民族团结一家亲”书法并画了一幅山水画赠送结亲对象,两个相隔几千余里的孩子就此建立了友谊。

  “医之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致其得。”这一切注定了这份工作的忙碌、辛劳与毕生不怠,一年半的援疆工作,贺承健倾洒了辛勤的汗水和满腔的热情,收获了与新疆朋友结下的深厚而朴实的友谊,见证了鄯善县人民医院的发展,特别是重症医学科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蜕变,一跃成为鄯善县人民医院一颗闪亮的新星,医院的一张名片。援疆的工作虽然结束了,但是援疆的情怀与信念将永驻他心。(编辑:邓灵 责编:李少华 三审:张文凯) 返回衡阳全搜索首页>>

-----------------------------------------------------------------------

回顶部

热点新闻

本站热图

关于我们 - 集团简介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6-2020 衡阳全搜索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闻热线:0734-8611110 广告热线:0734-8686235 发行热线:0734-8223670
版权所有 ICP证:湘ICP备1201302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80009 湘公网安备 430407020001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