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点工作回眸丨用法律来推动全市重点工作

记者谭浩泉

  一年出台多部法规

  今年11月28日,湖南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以满票表决通过了《衡阳市三江六岸滨水区域规划条例》《衡阳市爱国卫生条例》。两部法规在省人大常委会会议上一次性通过,这在我市立法历史上是首次。《衡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条例》也将在明年1月召开的代表大会上审议表决。

  我市是三道水口锁大江的山水城市。过去,由于城市定位不高,“三江六岸”滨水区域规划和建设标准不高,效果不佳,影响了城市品位。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郑建新指出,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把衡阳建设成最美地级市,必须规划好、建设好“三江六岸”滨水区域。

  今年,市人大常委会把制定《衡阳市三江六岸滨水区域规划条例》作为重要的立法任务。市政府提出该条例的草案后,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进行数十次修改,不断完善,市人大常委会经过三次审议后通过。

  该条例最突出的亮点,是划定了“两条线”,即:按湘江控制宽度不少于150米,蒸水、耒水控制宽度不少于100米的标准确定风光带控制线。确定“两个区域”,即:风光带控制区和建设控制区,并对两个区域的规划和建设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为加强城市卫生工作,根据市委要求,今年,市人大常委会制定了《衡阳市爱国卫生条例》。《条例》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针对厕所管理、饮用水卫生、生活垃圾处置等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了明文规定。

  省人大常委会立法专家表示,衡阳市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市委的中心工作立法,法规选得准、内容实、有特色。实施后,将对衡阳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和建设最美地级市起到重要作用。

  立法注重地方特色

  在立法过程中,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互联网及召开座谈会、论证会的方式,广泛征求市直部门、县(市)区人大法制委、基层立法联系点、基层单位负责人、立法咨询专家和市人大代表等各方意见。如《衡阳市爱国卫生条例》一审后,针对委员们提出的118条审议意见,法工委深入12个县(市)区、基层单位开展立法调研。在多次反复调研中,逐步对集贸市场管理、控烟管理、养犬管理等问题有了更直观、更深切的感受,立法也就更聚焦,条例中关于权利义务的规定就更务实。对于收集的意见,认真研究、仔细斟酌,做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融合。与此同时凸显衡阳特色。市人大常委会一直坚持有特色的立法原则,找地方特色,切小口,不重复。如《衡阳市三江六岸滨水区域规划条例》,通过法规来规划保护我市独有的三水锁大江的景观,极具衡阳特色。

  法律监督更重实效

  法律监督是人大常委会的法定职责。为做好监督工作,市人大常委会一方面做好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把好依法行政的文件关口。主动与市政府办公室和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加强衔接,督促其及时、依规报送规范性文件,实现“应报必报”“应报尽报”。并积极发挥法工委初审和最后把关的职能,严格依法审查报备的规范性文件,对“问题文件”坚决不放过,不断提高备案审查质量。

  一方面开展法规实施情况执法检查,确保法规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如开展《衡阳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实施情况执法检查,是我市第一次对常委会自己制定的法规开展执法检查。为此,精心组织对12个县(市)区贯彻实施条例情况开展集中检查,并形成了检查报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大宣传力度、健全配套制度、启动修改程序、修改和完善《条例》等建议。(编辑:王子民 责编:雷昕 三审:张文凯) 返回衡阳全搜索首页>>

-----------------------------------------------------------------------

回顶部

热点新闻

本站热图

关于我们 - 集团简介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6-2020 衡阳全搜索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闻热线:0734-8611110 广告热线:0734-8686235 发行热线:0734-8223670
版权所有 ICP证:湘ICP备1201302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80009 湘公网安备 430407020001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