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有了“操作手册”

记者刘臻

  日前,国家卫健委疾控局组织制定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指南》(简称《指南》),推出筛查视力不良与近视、建立视力健康档案、培养健康用眼行为、建设视觉友好环境、增加日间户外活动、规范视力健康监测与评估等7项适宜技术。

  这7项适宜技术有何根据,又将如何预防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止儿童青少年近视发展、矫正儿童青少年视力?听听衡阳爱尔眼科医院儿童眼病及大视光中心周远香主任怎么说。

  七项适宜技术为近视防控提供“操作手册”

  2018年8月30日,教育部、国家卫健委等8部门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简称《方案》)。《方案》提出,到2023年,力争实现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在2018年的基础上,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近视高发省份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到2030年,实现全国儿童青少年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整体水平显著提升,6岁儿童近视率控制在3%左右,小学生近视率下降到38%以下,初中生近视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阶段学生近视率下降到70%以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秀率达25%以上。

  周远香说,《指南》制定的目的之一就是进一步推动《方案》的落实。近视防控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医疗机构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指南》推出,筛查视力不良与近视、建立视力健康档案等7项适宜技术,是非常细致的“操作手册”,让参与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人员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

  增加日间户外活动既防近视又益身心

点击查看原图
▲周远香主任接诊近视儿童

  周远香表示,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生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环境因素对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发生发展起决定作用。《指南》将“增加日间户外活动”作为推荐的7项适宜技术之一,是因为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证明,日间户外活动能够有效地预防近视。

  “事实上,室内光线再好,也比不上户外光线的充足。因此户外活动少,接受自然光照射不足,也成为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她补充道,通过动物实验发现,增加户外活动、高光照条件,能够刺激动物视网膜多巴胺分泌,减缓眼轴的增长。通过多项对照干预实验发现,户外活动能够减少近视的发生发展,尤其是对尚未近视的儿童青少年视力有着很好的保护效果。已经近视的儿童青少年,尽管日间户外活动对其视力保护不如未近视的人,但这并不代表日间户外活动对近视的儿童青少年没有保护作用。近视的儿童青少年可以通过增加日间户外活动来达到延缓近视进展的作用。

  再者,儿童青少年在阳光下进行户外活动,视野更开阔,看得更远,能够让睫状体处于放松状态,不仅对眼睛有保护作用,甚至对他们的身心也有好处。

  避免长时间用眼,更有利于延缓远视储备减少

  据介绍,刚刚出生的婴儿通常都是远视眼,在未来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不仅身体会成长,眼球也会成长,眼轴随之变长,远视度数逐渐趋于正常,这个过程称之为人眼的正视化。而过早地使用手机等电子用品以及较重的学业压力等,使得很多孩子过早出现了近视,也就是将“远视储备”过早地消耗掉的原因之一。

  为此,《指南》提出“建设视觉友好环境”家庭应保障孩子睡眠时间这一项,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要达到10小时,初中生要达到9小时,高中生要达到8小时的要求,以避免孩子远视储备过早消耗。

  周远香指出,这从理论上没有问题,但是操作上过于笼统。

  “保障儿童青少年充足的睡眠时间,其目的或与让眼睛得到充分放松、休息,与延缓其远视储备减少有关,也可以说与孩子生长发育的任何环节有关。但是比这更重要的是,避免孩子在生活学习中长时间用眼,学会合理用眼。”她表示,合理用眼可以遵循美国视光学会提出的动态的“三个二十”的标准:20分钟近距离用眼(比如看书、写作业)后,看20英尺(约6米)外的景物20秒。

  另外,她进一步解释道,远眺时如果随便往远处看,效果并不好。正确的远眺方式应该是有目标地看,比如说看远处的楼房,数一数有几层,这样能够充分放松睫状肌,让眼睛得到休息。

  孩子近视了,唯一办法就是控制度数的增长

  周远香介绍道,孩子一旦确诊为近视了,大部分人有两个选择:一是验配框架眼镜;二是验配角膜塑形镜。这两个方法均可起到矫正视力的目的,并通过正确引导和管理,帮助孩子养成健康的用眼习惯,防止近视度数过快增长。其中,角膜塑形镜是一种夜戴晨取的隐形眼镜,对于控制近视增长的效果明显优于框架眼镜。

  “佩戴角膜塑形镜的孩子,一般每年度数的增长控制在25-50度以内,而框架眼镜也可能增长到100度甚至更高。这是因为角膜塑形的原理是把角膜中央的曲率变平,变平以后的话实际上就相当于矫正了近视,同时它会在角膜的旁中心的区域形成一个离焦环,那么这个离焦保护环是让它这个近视度数长慢一些的关键。”她解释道。

  周远香提醒,家长和老师要更加关注孩子的眼健康。这些孩子在看黑板或者远处时,会不自觉地眯起眼睛,这就有可能是近视,应及时带孩子去正规医疗机构检查。

  此外,建议每半年检查一次视力,从而尽早发现问题,尽早有干预。

专家问答:

  科学诊疗与矫治也是《指南》提出的适宜技术之一,但目前很多人对近视矫正的认识尚存在诸多误区。

  误区一:近视能够治愈

  目前医学尚没有能够治愈近视的方法,只能矫正。一些商家所说的“近视治愈”“近视康复”都是虚假宣传,千万不能轻信。不科学的处置方式会导致视力进一步下降,延误最佳干预时机,甚至会造成眼部感染等严重疾病。

  误区二:戴了眼镜就摘不下来了,近视度数还会升高

  配戴框架眼镜是矫正视力的方法之一。孩子配戴了眼镜就摘不下来了,是因为孩子有清晰视物的需求。配戴眼镜后近视度数升高,是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等习惯导致的,问题不在眼镜。孩子长期处于视物模糊的状态,对孩子视力的伤害极大。发现孩子近视,应尽早带孩子到专业医疗机构进行检查,选择合适度数的眼镜,并遵照医嘱戴眼镜。此外,还要定期带孩子检查裸眼视力和戴镜视力。

  误区三:眼镜店可以选择的眼镜多,因此配眼镜时选择到眼镜店而不是专业的医疗机构

  配镜时需要做屈光检查,这并不是简单地查个度数,而是一系列医学验光配镜流程,按照综合的检查结果来正确评估其视觉功能和屈光状态,然后给予合理的屈光矫正处方及视觉功能训练方案,排除其他眼病。因此建议到专业医疗机构,在医生或者验光师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眼镜。

  误区四:低浓度(0.01%)阿托品是近视矫正“神器”,为了保护视力可以无节制地使用低浓度阿托品

  低浓度阿托品能够通过直接拮抗视网膜、脉络膜或者巩膜上的特殊受体发挥作用,可以有效延缓儿童眼轴的增长,控制近视的发展,但长期使用可能会出现畏光、看近物困难、接触性结膜炎等不良反应。因此,应到正规医疗机构,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按医嘱使用低浓度阿托品,切勿自行操作。(编辑:邓灵 责编:雷昕 三审:张文凯) 返回衡阳全搜索首页>>

-----------------------------------------------------------------------

回顶部

热点新闻

本站热图

关于我们 - 集团简介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6-2020 衡阳全搜索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闻热线:0734-8611110 广告热线:0734-8686235 发行热线:0734-8223670
版权所有 ICP证:湘ICP备1201302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80009 湘公网安备 430407020001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