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旬老人“裸捐”设立读书报国基金
衡阳日报12月4日讯(记者周明韬 王靖)35年前,他带着仅有的810元离开祁东一中;35年后,他带着毕生积攒的81万元,千倍回报祁东一中——12月3日,祁东一中刚刚办好的基金账户,收到了第一笔81万元捐款,捐款人是该校原职工、80岁的刘应辉老人。

▲刘应辉老人
故事得从1965年说起,那一年老人从湖南大学毕业后来到祁东,1969年调任祁东一中,从此与这里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文革的艰难岁月里,老人遭遇歧视和批斗,但有人敲开他的房门通知他躲一躲,有人从门缝里给他塞纸条善意提醒,还有认识和不认识他的学生、家长、同事都曾冒险收留他,多次帮他躲过了武斗,逃过了水牢之灾……

▲在学生贺安生(左一)、周爱明(左二)的陪同下,老人重游祁东一中
拨乱反正后,老人以校为家,一心扑在学生身上。1978年,他通过书信、口信等方式,把当年落榜的应届生一个个从农村叫回学校复读。当年就有18名学生考上大学,改变了人生命运……他培养的学生中,有航空航天事业领军人才之一的周春林、地质勘探专家贺安生、大学教授张少华、上市公司董事长周爱明等各行各业精英。
学生们成才后,也对老人关爱有加。1979年,远在长春读大学的贺安生,特别托付他的父亲带着礼物,送到老人家里为他庆生;学生周爱明更是对他尊敬有加:“我一辈子都把他当父亲对待。”
1984年,老人调到长沙一所高校任教,虽然离开祁东一中多年,他一直寻思如何回报自己的“心灵故土”和“第二故乡”。今年11月18日,在他80岁大寿的家宴上,面对前来祝寿的20多位学生,老人当众宣读了手写的《感恩祁东,不忘一中》,并把积攒的81万元全部捐了出来,老人说,他捐助,是因为祁东给他留下了太多太多的眷恋,是因为他追求的主义和信仰从来没有改变!设立奖励基金,是为了激励广大师生明“读书报国”之理,走“创新图强”之路!

▲刘应辉老人参加祁东一中高28班同学毕业41年聚会
实际上,老人一家经济并不宽裕。他的老伴张玉莲告诉记者:“老头子一辈子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节省得很。当年他出差北京,吃的都是我给他做的榨菜,晚上睡的是地下室。”

▲刘应辉夫妇与学生周爱明夫妇
在老人的感召下,他的学生周爱明、何文波等人也纷纷解囊相助。在老人生日当天,基金认捐总额便达到了100万元。祁东一中将用这笔基金奖励创新教学、业绩突出的老师和读书报国、成绩优异的学生们。

(编辑:王丹 责编:雷昕 三审:张文凯)
-----------------------------------------------------------------------
相关阅读
- ·衡阳“两客”智能监管综合考核排名全省第一2021-04-23
- ·船山大道分段封闭改造施工2024-05-23
- ·两条公交线路优化调整2024-05-23
- ·高岭小学9月开始招生2024-05-23
- ·衡阳抗战纪念馆,喜添新藏品2024-05-23
- ·市生态环境局开展“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活动2024-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