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学前教育按下优质发展“快捷键”

  记者翟瑜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近年来,我市通过做大增量,转化存量,大力推进普惠性资源建设,在政策保障、师资队伍建设、加强管理工作等方面下功夫,有效解决“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推动学前教育质量“更上一层楼”。

点击查看原图

  栉风沐雨扬帆奋进,春华秋实硕果累累。我市学前教育工作被省教育厅关注推介,《湖南学前教育》杂志进行了多次报道。目前已有10个县(市)区接受了全省第三轮县级教育两项督导评估考核,雁峰区、石鼓区、衡东县、南岳区教育工作被评为“综合优秀”,蒸湘区、衡阳县的学前教育工作被评为“单项优秀”。石鼓区、雁峰区分别被省教育厅评为“湖南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工作先进县市区”和“发展学前教育事业典型县市区”。衡阳学前教育按下优质发展“快捷键”,让幼儿园通过政策扶持和引导,真正为百姓提供普惠性服务,实现学前教育的社会公益价值。

  政策保障,推动学前教育步入发展“快车道”

  古语有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推动学前教育方面,衡阳未雨绸缪,持续发力。

  从2011年起,市、县两级政府制定并稳步推进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学前教育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2018年1月,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学前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出台了多项促进措施。

  为使组织保障更加健全、经费保障更加充分,2018年3月,我市设立了衡阳市学前教育中心,是市教育局管理的正科级公益一类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大大强化了学前教育管理工作。2016年,市县两级财政投入学前教育各级各类经费6674.45万元,2017年增加到11036.83万元,2018年增加到14431万元,其中全市的学前教育发展专项基金620万元。这些举措为衡阳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剂”。

  据2018年底统计,全市共有学前教育机构1482所,其中公办幼儿园(含农村附设园)204所、民办幼儿园1278所。在园幼儿22.7万人,其中公办幼儿园在园人数4.1万人、民办幼儿园在园人数18.6万人。全市学前教育机构共有教职工21654人,其中公办幼儿园教职工3055人、民办幼儿园教职工18599人。

  全市现有省级示范性幼儿园4所、省保育教育规范幼儿园4所,市级示范性幼儿园16所、市保育教育规范幼儿园30所,市一级幼儿园20所、市二级幼儿园158所,基本形成了以示范幼儿园为骨干、民办幼儿园为主体、公办民办相结合的学前教育格局。其中,比较有特色、学前教育水平走在全市前列的有市人民政府机关一幼儿园、市人民政府机关二幼儿园、市实验幼儿园、衡钢幼儿园、南岳童心幼儿园、衡山县机关幼儿园、衡山县新世纪幼儿园、常宁市幼儿园、呆鹰岭幼儿园等,为衡阳学前教育的发展添砖加瓦。

  衡阳学前教育普及程度逐年提高,2018年全市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6.9%,较2010年增长了31.9个百分点;园所数量上,2018年较2010年相比增加了777所,在园幼儿数增加了7.1万人。如今,我市各县(市)区已完成学前教育第三期工程规划,将新建91所公办幼儿园,预计容纳幼儿30541人;规划改扩建幼儿园134所,投资1.7亿元,预计可增加学位47381人。同时,把农村公办幼儿园建设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近年来,共新建152所农村公办幼儿园并通过了省级项目评估验收,“每乡镇建成一所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建设任务已基本完成,2019年全市新建公办幼儿园31所,列入市政府重点工作。

  政府扶持,让家门口就有普惠园

  从2013年起,我市普惠性幼儿园占比每年均超过省、市规划指标的10个百分点以上,2018年度全市认定普惠性民办园876所,较上年增加34所,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总数占全市幼儿园总数的77.5%。

  管理方面,我市加强动态监管,从2017年起建立了市级复核机制,评定普惠民办园等级,市财政根据普惠民办园的质量等级、在园人数、师生比等因素,综合计算市城区普惠性民办园的奖补资金的金额,让办园水平与资金额度挂钩,此项举措得到了省财政厅、教育厅的高度评价和肯定。

  与此同时,小区幼儿园配套建设和移交工作正逐步规范。今年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下发了《关于新建居民住宅区配套规划建设中小学校幼儿园的实施意见》对我市小区幼儿园的规划及配套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今年3月,全市启动了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摸底工作,协调自然资源、规划等部门开展摸底;4月5月,按照省教育厅的安排部署对第一轮摸底的数据再次进行核对,组织各县(市)区教育局进入国家平台系统填报,对数据进行仔细审核。

  强师工程,培养幼儿成长“引路人”

  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发展教育的根本。为提高学前教育教职工整体素质,除了各家幼儿园采用“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培训方式,我市每年还对幼儿教师开展各级各类免费培训,2019年还开展全市幼儿园园长、教师、保育员专业能力展示和研讨活动。近年来,我市组织骨干园长教师到外地学习、“取经”,邀请高校学前教育专家来开展园本教研和质量监测等课题研究和骨干培训。

  为进一步稳定教师队伍,提升教师待遇,截至2018年底,我市公办学前教育核定编制851名,其中市本级定编234名,实有人数133人;县(市)区定编617名,实有581名。市政府文件已明确公办园教师与中小学教师享受同工同酬待遇,民办园教师在培训培养、职称评定、评先评优等方面与公办园教师享受同等待遇。

  为保障师资水平,加快推进衡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建设,目前学校建设各项目稳步推进,我市尽全力将该校打造为学前教育优质师资基地;进一步强化幼儿园园长、教师、保育员的专业准入,逐步达到全员持证上岗;完善培养培训制度,健全贯通职前职后、全覆盖的幼儿教师培训网络和分级分类培训、城乡对口支援培训的长效机制,积极做好骨干教师培养工作,形成一支与全市学前教育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保育教育人员队伍。

  管理规范,让孩子都能“入好园”

  要办好学前教育,必须要加强幼儿园的科学管理,规范办园行为,提高保育和教育质量,促进幼儿身心健康。

  全市在幼儿园管理工作上必须把好三道“关口”。一方面,把好“入口关”,按照有关文件规定对新设幼儿园严格审批程序,凡不符合发展布局的和达不到办园标准的一律不予审批,同时,完善和落实幼儿园年检工作制度,健全退出机制;另一方面,把好“安全关”,强化校车监管,全市共督查使用校车学校1675所次,核查校车驾驶人3562人次;加强了食品卫生安全、卫生保健、疾病防控等工作。此外,把好“质量关”,狠抓保教常规,先后出台《衡阳市幼儿园保育教育常规手册》《衡阳市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现象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健全完善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监测、常规管理等制度。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大力倡导幼儿园创新保教方式,自2012年起,我市持续推进“游戏”专题活动,以“游戏活动”为切入点,持续推进“以游戏为幼儿园基本活动”,通过开展“民间游戏”专题活动、“小学化”专项治理、普惠性民办园复核、学前教育宣传月、结对帮扶等活动,全市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大幅提升。今年我市有4所幼儿园成功创建湖南省第一批保育教育规范园;市教育局撰写的《衡阳市学前教育发展状况调研报告》获湖南省第四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2018年10月26日,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对学前教育工作进行了专项评议,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认真评议的基础上对学前教育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满意度测评,经过投票表决,测评结果为满意。同年12月11日,接受市政协协商议政“回头看”,工作结果为满意。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办好学前教育,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面对衡阳学前教育发展之路,衡阳市学前教育中心主任朱伟成满怀希望地说,在机遇与挑战面前,举全市之力,深化体制改革、突出优质惠民、优化师资队伍、进一步规范管理,学前教育工作者将勇立潮头,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衡阳学前教育长足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编辑:朱嘉林 责编:李少华 三审:张文凯) 返回衡阳全搜索首页>>

-----------------------------------------------------------------------

回顶部

热点新闻

本站热图

关于我们 - 集团简介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6-2020 衡阳全搜索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闻热线:0734-8611110 广告热线:0734-8686235 发行热线:0734-8223670
版权所有 ICP证:湘ICP备1201302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80009 湘公网安备 430407020001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