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人生终点站,他用人文关怀守护最后一程
文/记者敖文景、周围
图/敖文景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是印度诗人泰戈尔传达给世人极富哲理的生死观,而“让逝者得到尊重,让生者得到慰藉”则是衡阳殡仪馆火化师李亚军一直扛在肩上的工作使命。25年里,他在人生旅途的终点站,庄严肃穆地告别送行。中元节前夕,本社旗下豹眼视频将镜头对准这位守护逝者最后一程的火化师,探秘殡仪馆火化车间。


早上8时,李亚军整理好衣服,戴好口罩和手套,准时走进衡阳殡仪馆的火化车间。这是一间开阔亮堂的操作车间,与想象中恐怖阴森的环境迥然不同。工作间内,5台智能化的火化炉正在工作,发出“轰轰”的机器运作声。

按照约定的时间,李亚军和同事一起把遗体护送到火化炉前,庄重地将遗体安放在火化炉上。在炉门缓慢关上之际,李亚军九十度鞠躬,向逝者深深道别,这是他的职业习惯。

熟练地摁下关炉门、点火、加油等一个个按钮后,他转入后方观察室,通过显示屏上的炉温、炉膛负压等数据,监测火化的情况与进度。“每具遗体的年龄、胖瘦、骨骼等都有差异,所以火化时间和流程也有差别。”李亚军说,隔上五六分钟,他就要到火化炉旁巡查一次,然后根据情况来按键调整。

下午5时,经过一天的巡查和反复操作后,李亚军的后背已被汗水浸湿。“火化炉的温度高达900℃左右,这个热度会蔓延到整个车间,我们的衣服经常湿了干,干了湿,人基本上一整天都泡在汗里。”李亚军介绍,几台机器一起运转,车间温度常年在40℃以上,而现在处于炎热的夏季,最高可达50℃左右。
除了高温的工作环境,异味重、粉尘厚、噪音大都是火化师工作中的常态。而且全年轮班制,没有节假日,最多的时候一天要完成20具遗体火化任务。李亚军说:“火化师是殡仪馆的一线部门,是直接接触遗体的工作,最累但也是真正意义上送生命最后一程的摆渡人。”
面对这些工作的艰辛,李亚军都能咬牙坚持,他最不想看到的是大家对这个职业的偏见和误解。“很多朋友了解到我是火化师之后,都不愿意和我握手。”遭遇冷眼和尴尬,李亚军以前会遮遮掩掩,现在却很释然。“如今,我觉得我的职业很神圣很光荣,通过工作我看到太多的生离死别,体味到很多人情冷暖,我对生命有了更深的感悟和理解。”李亚军说,工作触动了他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让他更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因此他也有了一个终极的职业理想: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殡葬行业,消除他们对从业者的误解和偏见。

“人生来时,有医生在,人生归途,有我们这些火化师在,我只是在人生终点站用温度守护逝者,用心为逝者和家属服务。”正如李亚军所说,像他们这样的火化师,工作区间定格在了这个高温炙热、烟雾弥漫、火光闪耀的车间里,但当他们谨慎细致地为遗体火化操作,深情庄重地为家属奉上一盒洁白无瑕的骨灰时,他们只是人生终点站的送行者、守护者,给予逝者尊重,抚慰生者悲痛,温暖且充满力量。(编辑:朱嘉林 责编:李少华 三审:张文凯)
-----------------------------------------------------------------------
相关阅读
- ·衡阳“两客”智能监管综合考核排名全省第一2021-04-23
- ·船山大道分段封闭改造施工2024-05-23
- ·两条公交线路优化调整2024-05-23
- ·高岭小学9月开始招生2024-05-23
- ·衡阳抗战纪念馆,喜添新藏品2024-05-23
- ·市生态环境局开展“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活动2024-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