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什么时候能拿到养老金呢?

  作为自由职业者的朋友,随着年龄的增长,每次聚会讨论最多的就是养老问题。对于社会养老保险,大家有一些疑问和担心,如养老保险缴费负担问题、领取时间和金额问题、异地参保难问题,等等。

  对大家反映的这些问题,人社部日前给予了回应。

  缴费逐年递增,过两年还交得起吗?

  关于自由职业者参保缴纳养老保险费负担问题,2019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方案》(国办发[2019]13号)。其中明确,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即个人身份参保人员)可以在全口径平均工资的60%300%范围内自愿选择适当的缴费基数。不仅平均工资口径调整、标准降低,选择范围也变大。选择低基数的可以进一步减轻缴费负担,收入较高的人员也可以选择较高的缴费基数,来提高自己退休后的养老金水平。

  此外,个人身份参保人员可以选择按月缴纳养老保险费,也可以按季、半年、年度合并缴纳养老保险费。这些政策,应该说充分考虑了个人身份参保人员没有固定工资性收入的特殊情况,更加便于他们参保缴费。

  领取金额怎么算?将来到底能领多少?

  关于基本养老金水平问题。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换句话说,参保人员退休时的基本养老金水平的高低与两方面的因素有关:一是体现公平,主要是待遇领取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体现的指标是当地平均工资。一般来说,经济发展较好、当地职工平均工资水平较高的地区,退休人员的平均养老金水平比经济欠发达地区要高一些;二是体现激励,主要是参保人员贯穿整个职业生涯期间的缴费时间长短和缴费工资水平高低,以及退休时的年龄。一般来说,累计的缴费年限越长、缴费工资水平越高、退休时的年龄越大,退休时的基本养老金水平相对就会较高。

  此外,国家在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时,调整办法兼顾公平和激励的原则,调整水平与缴费年限、基本养老金水平等挂钩。参保人员缴费年限越长、退休时基本养老金水平越高,调整增加的基本养老金也会较高。

  延迟退休,什么时候能拿到养老金呢?

  关于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问题。按照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的原则,参保人员在职时履行缴费义务,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缴费年限满15年以上,即可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个人身份参保人员领取基本养老金的年龄规定是明确的,即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均寿命的不断延长,一些国家作出了政策调整,相应延迟退休年龄。延迟退休年龄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是一项重大的社会政策,政府是非常慎重的。我们将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综合考虑劳动力市场情况、社会的接受程度,根据不同群体现行退休年龄的实际情况,进入深入研究论证,稳妥推进。

  还没退休就去世了,已交的钱怎么办?

  关于基本养老保险相关权益保障问题。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保障参保人员基本养老保险权益。应该说,符合条件的参保人员退休后,其基本生活是有保障的。一是国家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其中,基础养老金从养老保险统筹基金中列支;个人账户养老金,首先从个人账户储存额中列支。当个人账户储存额为零时,其个人账户养老金从统筹基金中列支。也就是说,退休人员无需顾虑个人账户储存额剩余多少,国家将确保个人账户养老金在内的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这充分体现了我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优越性,体现了政府的责任和担当。

  此外,国家政策还规定,参保养老保险的人员死亡的,其个人账户余额可以继承。

  灵活就业人员在异地如何参保?

  按照国家政策规定,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职工应在企业所在地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目前为16%,个人缴费比例为8%。灵活就业人员可以自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为20%,参保的具体办法由各省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有的省份要求灵活就业的参保人员应具有本省户籍。跨省流动就业的灵活就业人员,目前无法在就业地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也可以在本人户籍地以灵活就业人员的身份参保缴费。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户籍制度改革,指导各省份进一步研究完善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办法,方便灵活就业人员参保,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编辑:朱嘉林 责编:雷昕 三审:王文焱) 返回衡阳全搜索首页>>

-----------------------------------------------------------------------

回顶部

热点新闻

本站热图

关于我们 - 集团简介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6-2020 衡阳全搜索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闻热线:0734-8611110 广告热线:0734-8686235 发行热线:0734-8223670
版权所有 ICP证:湘ICP备1201302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80009 湘公网安备 430407020001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