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脂秤的数据真的准吗?

天气转暖,衣服越穿越少,去年冬天积累的一身肥肉再也藏不住了。很多人又将减肥提上了日程。除了“管住嘴,迈开腿”的六字减肥真言,很多人家里还多了一个减肥利器体脂秤,据说可以测量出各种身体指标数据,比如体脂、肌肉含量等,以便随时监督自己的体重变化。
但是这种家用体脂秤测出来的数据到底精准吗?
答案是:体脂秤给出的数据百分百不准确。
什么是体脂秤?
体脂秤,顾名思义就是一把集成人体脂肪含量检测功能的体重秤。过去人们往往更关注体重,但随着健身概念的普及,体脂便取代了体重成为更加科学的胖瘦指标。
体脂秤可以与手机上专属的App配对,并根据用户输入的年龄、性别、身高及测得的体重、体脂计算出用户的身体状况,类似医学上的人体成分检测。
体脂秤的原理
我们从体脂秤的原理讲起,体脂率是间接计算,或者说是估算出来的,而不是像体重那样直接测量而得出,这也就从根本上导致了误差存在。
过程是这样的:体脂秤的秤体通过电极片发出微弱电流导入人体,微电流从一只脚进入人体,在体内传导后,将数据传回至另一只脚下的电极片,人体和秤体构成了一个闭合的交流电路,这样就得到了一个电阻抗数值,然后将电阻抗数值结合身高、体重等数据,计算出体脂率来。
既然体脂秤的数据是基于电阻值和人体模型计算出来的,天然存在误差,再加上又受人体水分、导电率等因素的影响,那么追究体脂秤的数值精确无误是没有多大意义的。
体脂秤的数据无论准不准确,都只能作为参考,关于身体健康状况的问题还得咨询医生。
科学地使用体脂秤
影响体脂秤结果的最大元凶在于运动和身体水分的变化,因此在测量前不能做剧烈运动,也不要在大量进食、喝水和沐浴后进行测量。
一般比较合适的测量时间段,是起床后1小时、睡觉前1小时和三餐后1小时。不过也可以结合自己的习惯进行测量,注意每次测量在每天的同一时间进行,然后注意以上要点即可。
还要留意观察一段时间内的体脂变化。体脂秤的准确度虽然差点,但注意科学使用的话,长期收集起来的数据还是有一定参考意义的。通过掌握自己身体体脂的变化合理地调整作息和生活习惯,同时根据体脂秤附带的一些运动指南开展适当的运动,对身体健康会有一定的帮助。因此,如果已经购入了体脂秤,大可不必纠结其准确度,而是注意记录观察变化,从中及时调整自己的作息饮食和运动规划即可。
注意事项
需要注意的是,体脂秤还有些人群并不适合!妊娠期间、体内装有心脏起搏器、人工透析、其他移植医疗设备、浮肿状态的人群尽量避免使用体脂秤。
链接
BMI
即身体质量指数,简称体质指数。体质指数(BMI)=体重(kg)除以身高的平方(m),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定下的标准,亚洲人的BMI(体重指标BodyMassIndex)若高于22.9便属于过重。亚洲人和欧美人属于不同人种,WHO的标准不是非常适合中国人的情况,为此又制定了中国参考标准。
水分率
水分占体重的百分比,男性约50%-65%,女性约45%-60%。身体里有充足的水分能帮助人更好地消化食物和吸收养分,并促进代谢,带走废物和毒素。这个数据可以用体重和年龄计算,但体脂秤一般会用减去体脂的去脂体重计算,会准确一点,但其实只能算是估算值,可供参考。
肌肉量
肌肉是人身体消耗能量的主力军,肌肉量就是人体的肌肉含量。增加肌肉量能让身体更快地消耗热量,以最健康的方式减掉多余脂肪和体重。
骨量
代表骨骼健康情况的指标,有些体脂秤也用“骨盐量”表示,虽然骨盐和骨量不同,但其App上显示的标准同样是骨量的判定标准,因此数据是一样的。
体脂秤不准是不是就废了呢?而对于已购入的小伙伴们,其实也不必太纠结准确度,关键是看变化。(编辑:梁丽君 责编:谢雨凤 三审:张文凯)
-----------------------------------------------------------------------
相关阅读
- ·东阳渡街道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家庭医生签约义诊活动2024-05-20
- ·我市举办2024年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工作培训会2024-05-20
- ·市中心医院开展“世界手卫生日”系列宣传活动2024-05-20
- ·衡阳市第二精神病医院:为患者撑起一片温暖的蓝天2024-05-10
- ·南华大学附一医院开展庆祝“第33个国际助产士日”系列活动2024-05-10
- ·市妇幼保健院乳甲外科团队:连续成功完成3台甲状腺癌根治术2024-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