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季天干物燥,避免上火有诀窍
新华社北京4月16日电 随着春天到来,专家提醒更需要避免上火。因为按照中医理论,春天被认为是肝气和阳气生发上升的季节,阳气过盛的人易上火。风大、干燥、外出活动增多等也易使人上火。如果产生口眼干燥、咽喉干痛嘶哑、鼻腔和皮肤干裂、便秘等情况,专家表示这些都可能是上火的外部表征。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主治医师宣磊说,中医认为火为阳盛之象,火为热之极,且将“火热”分为外火和内火。宣磊介绍,“外火”多由人体感受外界火热引发。如暑热天气持续高温,或火热旺盛体质的孩子过度穿衣盖被,导致火热蕴积在体内,还有很多“养生迷”因过度外源性补充鹿茸、红参、桂圆等热性补品导致上火。
而“内火”是中医特别重视的人体内生之火,常见的是“情生火”“食生火”。宣磊表示,怒气、忧郁、思虑、紧张这些情绪积压太久均可引起人体上火,这与当今社会的快节奏导致人们学习工作压力增大有关。此外,饮食结构失衡、暴饮暴食也是导致“食火”的原因。当下快餐等高热量食品盛行,汉堡奶酪、烧烤炸鸡、干果坚果、甜品披萨、麻辣香锅成为上班加班熬夜族的常见菜谱,都可能引起“上火”。
春季如何避免“上火”?宣磊说“情志火”与怒气最有关,其他情绪长期积压也能上火。在肝气升发的春季,要保持情绪舒畅,避免急躁暴怒或郁闷不乐;多做体操、针对肝经穴位的经络按摩,疏通肝气,避免上火。
针对“饮食火”,应避免暴饮暴食油腻厚味、思虑劳倦过度等,使脾胃之气充实、消化功能良好,则能减少食积生火。此外,在风干渐热的春季,宣磊建议多饮温开水,多进食性偏凉且汁液丰富的绿色蔬菜和新鲜水果,避免熬夜。(编辑:魏臻臻 责编:雷昕 三审:张文凯)
返回衡阳全搜索首页>>
-----------------------------------------------------------------------
相关阅读
- ·东阳渡街道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家庭医生签约义诊活动2024-05-20
- ·我市举办2024年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工作培训会2024-05-20
- ·市中心医院开展“世界手卫生日”系列宣传活动2024-05-20
- ·衡阳市第二精神病医院:为患者撑起一片温暖的蓝天2024-05-10
- ·南华大学附一医院开展庆祝“第33个国际助产士日”系列活动2024-05-10
- ·市妇幼保健院乳甲外科团队:连续成功完成3台甲状腺癌根治术2024-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