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政务服务中心:做好改革“加减乘”,优化营商大环境
■记者 易成章
“应该说,为了优化营商大环境,以实际行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这些年我们所着手的改革都直接与此相关,”市政务服务中心党组书记、主任戴新贤说,“我们的改革在路上,目前还有新的举措准备推出。”
近年来,市政务服务中心创新推行“两集中、两整合、两公开”改革,着力做好“集、规、服、网”四字文章,着力实现企业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企业和群众“获得感”持续上升。
集中办,优化服务做“加法”
市政务服务中心于2015年10月完成搬迁,集行政审批、公共服务、效能监察、信息公开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新办公环境,让服务大升级。
中心场地面积由1300O到22000O,增加15.9倍;进驻事项由原来的173项增加到460项,增长1.7倍,进驻部门由30个增加到52个,增长73.3%,与企业和群众密切相关的行政审批、公共服务部门及事项实现全进驻;在全省市级政务中心层面,我市进驻职能最全,场地面积最大,进驻部门最多。
此外,中心全覆盖推行集成管理。建立“审管分离、权责挂钩”的行政审批新机制,各部门行政审批服务事项统一归并到行政审批服务科办理,相关业务科室重点履行监督检查、延伸服务等职能,变“重审批、轻监管”为“宽审批、严监管”。“首席代表”常驻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办公,切实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缩短为“零距离”。
规范办,审批环节做“减法”
市政务服务中心为460项进驻项目逐一编制了流程清单,实行流程再造,通过大幅精简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限,审批速度进一步提升。
在压缩审批时限上,中心对460项进驻项目实行分类管理模式,分为即办件、一审一核件、承诺件三种类型,规定即办件1个工作日办结、一审一核件3个工作日办结、承诺件10个工作日办结(个别承诺件有特别法律要求的除外),承诺时限从法定的8660个总工作日减少到1520个总工作日,提速率82.44%。审批环节也大大精简,相比过去一个审批项目需要多个审批环节层层审批,现在行政审批环节总数从2165个精简到769个,精简率64.48%。审批程序也被规范明晰地告知群众。中心为460项进驻项目逐一编印了流程清单,通过流程清单,群众能详细了解所要办理的事项需要经过哪些环节、需要准备哪些资料、需要到哪里找谁办理等信息,为办事群众提供了统一、全面、规范、清晰的办事指南和办事路径。
全程代办,提质增效做“乘法”
建设领域是行政权力相对集中的地方,各类问题多发的领域,也是“放管服”改革的“当头炮”和“深水区”,市政务服务中心成立了“项目建设代办服务中心”,设立联合登记窗口。
代办服务中心为报建项目一对一全程代办行政审批相关手续。为确保服务效果,推行“审批前主动跟、审批中全程代、审批后跟到底”服务模式,主动提供报建资料清单、填写规范及注意事项,积极指导协助服务对象准备办理资料,及时沟通解决办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全程协调监督部门审批办理过程,确保各项审批在规定时限内优质高效完成,并不断完善“售后”服务,及时回访了解部门审批情况和业主满意度高。两年多来,代办服务中心已为977个项目进行了审批代办,办理各类审批事项3002项,实现零投诉。
■记者短评
优化营商环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这是一个大课题,但却应该从小处着手。具体到相关职能部门,要做的是既不“缺位”,也不“越位”。
政务服务中心堪称观察营商环境的一扇窗口。办事难不难、繁不繁、烦不烦,企业会有最直接的感受。行政审批多、长、难是民营企业普遍反映的一个突出问题。值得肯定的是,近年来,市政务服务中心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创新推行“两集中、两整合、两公开”改革,着力做好“集、规、服、网”四字文章所有改革的根本目的,都是落脚到办事更方便些、审批程序更少些、审批效率更高些等等。
但也要看到改革永远在路上。时代在变迁,社会在发展,企业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改革的方向就是围绕企业的新诉求作出新调整,唯此才能让企业感受到政府部门的满满诚意,不为外界因素所烦心拖累,身无旁骛地谋发展。(编辑:周兰迪 责编:雷昕 三审:李少华)
返回衡阳全搜索首页>>
-----------------------------------------------------------------------
相关阅读
- ·高新未来城2019-08-09
- ·专项行动2019-05-22
- ·劳模精神雁城行2019-05-08
- ·壮丽七十年,奋斗新时代2019-04-11
- ·衡阳群众在行动2019-04-01
- ·记者走基层·扶贫在路上2019-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