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纸于此》 不止于此
——浅谈90后湖湘民间艺术文化传人谭琴纸艺展
■南华大学衡湘文化研究所 谭耀
■南华大学衡湘文化研究所 谭耀

认真说起来,我与谭琴(昵称牛牛)的师生情谊已有十一年。可以说,谭琴的剪纸从最初拜师学艺,到现在荣获国家级艺术奖项,都是我看着她一步一步地成长。对她的剪纸创作,我倒是想说道说道几句。
《不纸于此》谭琴纸艺展将于12月6日开展,共展出100余幅剪纸艺术作品,分为“艺术画展”“读书沙龙”“未来大师”“慈善拍卖”四大部分。展览分为“过去”“现在”“将来”三个展厅,除传统的墙面内容,还运用了装置和互动体验的创新艺术形式。过去是历史传承,现在是继承发扬,未来是创新创意。对于剪纸这一门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好的保护就是创新,主题“不纸于此”取谐音“不止于此”,一则喻意剪纸艺术创作本身的丰富多样;二则引发参观者更多的共鸣和想象;三则希望剪纸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出新的时代意义,以另一种新的方式在生活中焕发光彩。
此次展览彰显的是她艺术追求上的“不止于此”,是勉励,更是鞭策,相信她的艺术之路能走得更远。

作者简介
谭琴,90后湖湘民间艺术文化传人。衡阳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南省剪纸研究会会员,衡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师承全国十大民间艺术家刘伟南。其作品传承了湖湘文化,传承了民间艺术,传承了纸文化的精髓,有创新与创造。其优秀作品被中国剪纸民俗协会收藏,获得全国农业创意大赛优秀奖。谭琴的剪纸,曾被塞尔维亚驻华大使巴切维奇、中国诗坛泰斗洛夫先生,以及日本滋贺县前知府、中国民俗艺术馆收藏。多次参加与剪纸等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相关的公益活动,并为特殊教育学校授课近两年。被评为庆祝祖国60华诞湖湘文化民间艺术展优秀作者,举办“小试牛刀”个人剪纸艺术展,且于2012年参加民间文化艺术节联展。








《潇湘八景》剪纸系列
这套《潇湘八景》是2013年农业部农耕文化创意大赛的优胜奖获奖作品。边框统一为八只大雁和格纹组成,内里是略带写意的风景剪纸,分别为《烟寺晚钟》《潇湘夜雨》《江天暮雪》《远浦归帆》《山市晴岚》《洞庭秋月》《渔村夕照》《平沙落雁》。剪纸作为民间艺术,表现的大多是吉祥喜庆的题材,生活情趣浓,该作品植入了湖湘文化的内涵,把剪纸从工匠技术上升到了创作艺术的高度。既是剪纸,又是湖湘山水美景,还是馈赠客人的国粹礼品。人小能量大,谭琴在中央电视台做过两次专题。我说她“牛”,不过她不承认自己牛气,说她叫谭琴,是“对牛弹琴”的“牛”。

彩色剪纸《松鹤延年》
这幅《松鹤延年》,竹叶丹青,松针展屏,梅傲一点红,鹤舞步态轻,松竹鹤梅,以刀为笔,以纸为体,承载传统,向文化致敬!谭琴说松鹤之所以延年,大抵就是这份“傲霜斗雪、闲云野志”的心态,要我说,是文化空间的鹤鸣与漫步,才有了千百年的瞻仰与回顾。

剪纸《屈原魂兮归来》
只有对艺术有热爱,对生活有灵气,对创作有匠心的艺术家,才能创作出震撼心灵的艺术作品。《湘魂》系列作品原型取材于《楚辞》,湘夫人、屈原、云中君每一个人都有着鲜活的生命力。“《楚辞》的高度是灵魂的对话,是文学艺术的最高境界,可惜了,我与作品中的人物还不能进行灵魂的交流。”天人合一、神人合一的思想融入作品,才能让欣赏者得到精神上的无上快乐。

多层剪纸《浮生四季》系列局部
这套《浮生四季》多层剪纸,从画面设计到配色、再到刀法技术,都让人叹为观止。当有剪纸艺术家在宣传自己作品已达“五层之功”时,谭琴的这套作品已达“七层之境”。山水的层次感、虚实感、光影动感都很讲究。春的生机、夏的活力、秋的高远、冬的静谧,有着国画的意境、诗意的想象,更有四季时光飞逝的启示感。这套剪纸我一见就喜欢,可惜早有高人“捷足先登”预定了,写到这仍觉有遗憾。
-----------------------------------------------------------------------
相关阅读
- ·立交桥是城市的一张名片2019-08-29
- ·石鼓区“践行新使命忠诚保大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安保誓师大会举行2019-08-29
- ·备教材,迎开学2019-08-28
- ·“小候鸟”回家成为暑运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2019-08-27
- ·葡萄挂满枝头,吸引众多市民和客商前来采摘、选购2019-08-27
- ·常宁市采莲人正在荷叶间穿行采莲2019-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