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市新增6处应急避难场所

我市新增6处应急避难场所
分别为:虎形山公园、苗圃公园、船山公园、太阳广场、南湖公园及市逸夫中学体育场;至此,城区应急避难场所数量增至21处,总面积超过60万平方米
衡阳全搜索网讯(记者 胡亚华)打水井、架广播、备帐篷、添标识…… 连日来,我市加紧完善城区应急避难场所应急设施建设,新建增设了6处应急避难场所,全力创建省级地震安全示范社区。
自去年以来,我市将逐步推进完善城区应急避难场所各项应急设施建设,加强对已有标识标牌的维护管理,并逐步建立应急指挥系统。市地震局负责人告诉记者,每处应急避难场所应设有应急水井1至2口,配备发电设备;在确保供水供电的前提下,设立应急指挥部及应急广播系统;并在各场所主入口处设置应急规划平面图;我市在已建的15处应急避难场所基础之上,陆续新建增设了6处应急避难场所,这6处新增的应急避难场所分别为:虎形山公园、苗圃公园、船山公园、太阳广场、南湖公园及市逸夫中学体育场。至此,我市城区应急避难场所数量增至21处,总面积超过60万平方米,能基本满足应急避难需求。
目前,我市共建有省级地震安全示范社区2个,分别为雁峰区白沙洲街道君旺社区、新矿村社区。
相关链接:我市城区先前已建有15处应急避难场所,分别为平湖公园、西湖公园、南郊公园、岳屏公园、莲湖广场、湘江二桥桥头公园、市体育中心、南华大学体育场、湖南工学院体育场、衡阳师范学院体育场、市一中体育场、市二中体育场、市八中体育场、铁一中体育场及营盘山公园。

-----------------------------------------------------------------------
相关阅读
- ·立交桥是城市的一张名片2019-08-29
- ·石鼓区“践行新使命忠诚保大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安保誓师大会举行2019-08-29
- ·备教材,迎开学2019-08-28
- ·“小候鸟”回家成为暑运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2019-08-27
- ·葡萄挂满枝头,吸引众多市民和客商前来采摘、选购2019-08-27
- ·常宁市采莲人正在荷叶间穿行采莲2019-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