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宁字灯:传承600多年的春节民俗

耍字灯的队伍在乡间穿行
二十八盏灯组成各种词句诗文,妙趣横生;德高望重的老者领着后生耍狮子,习武术在常宁市罗桥镇下冲村新屋袁家,人们以“耍字灯”这种别具一格的方式庆祝春节。“耍字灯”亦文亦武,文为诗词对联牌匾,武若行军打仗阵势,以文唤武,以武彰文,相映成趣
常宁字灯:传承600多年的春节民俗
记者 谭晓波 通讯员 刘海英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舞龙舞狮、耍灯等各式各样的迎春活动,而“字灯”却是常宁市罗桥镇下冲村新屋袁家独有的一种春节文化。每年初一至十五,袁家后辈们都要敲锣打鼓,热闹“耍灯”,让这个美丽的古村落年味浓浓。
大年初一开始,袁家百余名村民便统一着装,伴着铿锵有力的鼓点,由青龙、黄龙、硬龙组成的百余米长龙在村民们的挥舞下腾空而起,尽情飞跃、翻腾、游动。在力与技的协调中,他们刚柔相济的表演,展现出独具魅力的风采。
随后,颇负盛名的“字灯”队出场。28个十多岁的青少年,头戴红黄相间的礼帽,身着中式对襟大红衣裤,每人手持一个灯笼,再由一个长者举着彩旗指挥“捡”字。随着指挥者的彩旗号令,队列不断变换,在跑转的过程中持灯者时而双手高举,时而横于腰旁,有时又上下摆动,使方灯一高一低,或呈波浪形变化。
跑转数圈后,一声锣响,持灯者即举灯排列成“大对联”、“小对联”、“大、小灯山”等造型,使字灯组成有意义的字句,如此反复表演,使二十八盏灯组成各种词句诗文,妙趣横生。
“耍灯前,先做28个灯笼,正反两面把字写在灯笼上,每个字写一个灯,两侧面画花草虫鱼十二生肖等,使字灯更具诗情画意。”常宁字灯传承人袁运生介绍,这种以摆字造句为主的字灯,相传为袁姓先祖应明公所创,至今已600多年。发展到如今,这二十八盏灯,则象征着新屋袁家二十八支人口。字灯以一首28字七言绝句为基础,其诗曰:“天悬镜映月华中,玉树千枝花吐红,鲜色物浓春绣锦,烟凝柳苑拂熏风。”
耍字灯亦文亦武,文为诗词对联牌匾,武若行军打仗阵势,以文唤武,以武彰文。年前,即有德高望重者,集结后生,耍狮子,习武术,健身体。在新屋袁家年轻人大都学得祖传十八般武艺,以及“飘桌”、“栽树”等武术技艺。
新屋袁家武术祖传于明初,源于实战,讲究攻防,传至后期,则多以观赏性为主。“狮子打”,要求参加者赤膊上阵,腰扎红带,气沉丹田,而后运气开拳,演练各路拳法;或以十八般兵器,诸如大刀、长矛、拳棍、双刀、铁尺、宝剑、流星锤、双节棍(连尺)等各种武打器械单耍或对打。
据了解,2015年8月份,新屋袁家通过省级专家评审为湖南省级传统村落,并被推荐申报全国传统村落。2015年12月被列入衡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新屋袁家的“常宁字灯”成功申报为衡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二十八盏灯组成各种词句诗文,妙趣横生

武术表演“栽树”

新屋袁家老少皆习武

独具魅力的字灯表演

双龙送福

武术表演“大鹏展翅”
-----------------------------------------------------------------------
相关阅读
- ·高新未来城2019-08-09
- ·专项行动2019-05-22
- ·劳模精神雁城行2019-05-08
- ·壮丽七十年,奋斗新时代2019-04-11
- ·衡阳群众在行动2019-04-01
- ·记者走基层·扶贫在路上2019-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