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时家乡“一座建筑见证一段历史”

一座建筑,见证一段历史。
如果时间往回走,来到六、七十年代的衡阳,湘江旅社也算是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了。
据衡阳市文物局副局长陈默介绍,当时的湘江旅社,见证了衡阳火车站周边商业繁华的历史,是现今我市保存比较完善的苏式建筑风格的建筑。
它经历过50余年的风雨洗礼,至今仍保持着原来的模样,只是,辉煌已成过往,湘江旅社如今变成了仓库。但愿,别等到这栋建筑从衡阳人的视野中消失时,人们才会产生更为强烈的怀念。
几十年过去了,尽管一栋又一栋的新建筑拔地而起,湘江旅社仍旧安静地保持着过去的模样。在广东路上,一眼便能发现它:四层楼高的红色建筑,屋顶呈坡形,上面铺盖着红色的瓦片,从正面看,窗户是竖长形的,浮雕式图案将其装饰得典雅古朴。
其实在2004年企业改制完成后,“湘江旅社”更名为湘江宾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湘江宾馆”)。随着近些年大大小小的宾馆、酒店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不堪冲击的湘江旅社逐渐丧失了原来的主要功能,如今成为小商品的仓库。不过在“老衡阳”的记忆里,它的名字仍是“湘江旅社”。
现在,“湘江旅社”的一楼已经成为一间间商铺,有快餐店、药店、包店、服装店、美甲店等,其中一间连通着楼上楼下,可是少有人住,楼梯虽然很宽,但有些昏暗和潮湿。
今年快50岁的蔡阿姨,现在任职于湘江宾馆,在她的印象中,当年的湘江旅社生意不是一般的火爆,需要经常打地铺才能满足旅客的需求。
合营后兴建的第一家国营大旅社
现任湘江宾馆书记的易鸣国,也曾是湘江旅社的中层管理干部之一,他告诉记者,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至七十年代初,应当是湘江旅社的鼎盛时期,当时,湘江旅社无论是外观装修还是规模大小,在衡阳都是数一数二的,加之靠近火车站,不仅是来往旅客的首选,同时还承担着市区和地区的接待重任,想不火都难。
尽管有关湘江旅社的资料很少,不过,记者仍然在《衡阳市志》上查到了相关信息。《衡阳市志》上有记载,广东路,自衡阳站至湘江大桥,长600米,宽24米,沥青路面。旧时只是一条砂石路面的简易公路。1954年扩建命名广东路,为江东区(即珠晖区)最繁华的一条街道,沿途便有湘江旅社。这一点,足可说明,湘江旅社地处繁华,占据地利的优势。
《衡阳市志》还有记载,1961年,在江东区新建四层大楼的湘江旅社落成开业,拥有固定床位516张,是公私合营后兴建的第一家国营大旅社。1962年,市区旅业年收入54万元,仅次于长沙旅业。尔后,陆续兴建衡阳饭店、衡西饭店,改建江东旅社、光明旅社,旅客住房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它的未来或变身为一座大商场
湘江宾馆董事长邹文胜告诉记者,湘江旅社有着典型的苏式建筑元素,比如呈中心对称,墙体厚、显气派等。它的一楼有一间蓝玫瑰餐厅,主要是方便旅客就餐,大堂也很大很气派。它还是典型的砖木结构,即墙体是砖结构,而楼板和梁都是木制的。曾经,它的楼梯和过道也是木制的,只是后来改为了水磨石。进入湘江旅社能够发现,它从2楼到4楼,室内设计几乎一模一样,中间是一个阔气的大厅,两侧则是一个个小房间,其中一头设有厕所和洗漱间,每层楼有20多个房间,大概5000平方米的使用面积,分单间和双人间。
“湘江旅社”现在已有些苍老了,总有着或多或少的“毛病”。据湘江宾馆总工程师介绍,目前存在的主要情况是漏水、墙面老化、外墙装修、部分结构改造等,每年都要花一笔维修资金。
由于“湘江旅社”的房间不带独立卫生间,已不适应当今旅客的需要,所以,改建势在必行,至于它的未来会变成什么样?有可能是一个大型的商场,也有可能是一栋商住楼。(文/记者 张花 图/记者 王平)
-----------------------------------------------------------------------
相关阅读
- ·“爸妈,我是32年前被放在涵管厂门口的女婴”2019-08-29
- ·富士康昨举行专场招聘会,七千余岗位虚位以待2019-08-29
- ·祥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投入使用2019-08-29
- ·高标准推进环保问题整改2019-08-29
- ·渣土运输严重违规将进“黑名单”2019-08-29
- ·“湖南省十佳农民”20名提名人选公示,我市有两名2019-08-29